1.蛙泳外划
阶段:蛙泳手臂动作的开始阶段。
目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抱水,即为后续的内划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产生一定的推进力和平衡身体。
动作:两臂内旋使掌心转向外下方,并同时直臂对称地向外向后向下方划水。两手分开超过肩宽时,手臂略外旋,屈肘,屈腕,手掌从朝外下方转为朝向外后和下方,此时手掌和前臂应有抓住水的感觉。
特点
(1)外划的宽度应适当,一般两倍于肩宽或单侧手臂与同侧肩膀延长线呈15度角为宜。
(2)划水速度逐渐加快,肘关节随外划的进行不断加大弯屈的程度,到外划结束时,肘关节屈至90-120度,手位于肩的前下方。
易犯错误
(1)划水过宽或过窄。过宽的划手可能会使抱水时间过长,并且过于向后不利于内划动作的进行;过窄的外划会缩短内划路线,从而减少内划所能提供的推进力。
(2)用力过快,过早。外划阶段手臂动作向下压水会突然抬高上身高度而引起阻力。
2.蛙泳内划
阶段:紧接在外划水之后,是蛙泳手臂动作的动力来源。
目的:产生主要的推进力,使身体向前移动。
动作:手臂向外旋转,手同时由向外,向下,向后划水快速转为向内,向上和向前的划水,两手掌转为斜相对。内划结束时,两手位于头的前正下方,肘的位置低于手,肘关节弯曲成锐角。
特点
(1)内划的速度应该是整个划手周期中最快的,以便获取最大推进力。
(2)内划过程中,手掌划水带动向内夹肘动作,即手掌内划早于肘向夹的动作。
易犯错误
(1)速度过慢,导致推进力不足。
(2)掌心没有朝下或小臂没有向内压水,导致划动效果不佳。
(3)肘部夹紧时角度过大或过小,影响推进力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