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款Air Force More 180的测评可能会有些对不起忠实的读者。因为当时我们借来的是我通常所穿的US 10(44)的鞋码,但没想到这鞋会紧得连唐僧都不用念咒了。跗面过低实在对个人是很大的困扰,因此,实际穿着了非常短的时间,我就受不了而换鞋了。
其实,个人还蛮想先说说这款鞋的外形。因为这并不是易建联的签名鞋,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球员版本的一个配色,白色搭配流行的金属色,确实是个好选择。另外,具有特色的Swoosh设计和鞋面波浪形流线的设计也颇具巧思。整体的色调很干净,而且闪亮,很讨喜。
性能方面,Air Force More 180的脚踝保护最值得夸耀。首先说,扎实的内靴设计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固定脚的作用,要保护脚踝,不发生鞋内的侧滑是关键中的关键。另外,前Zoom后Max的组合也素来以稳定性著称。说实话,个人对于迄今位置的Air Max 360跑鞋款式的脚踝保护实在不敢恭维。身边也频频有穿那些鞋崴到脚的消息出现,搞得我都不太敢再穿了。但与全掌有天壤之别的是只在后掌的Air Max 180,理由不用多废话,各位只要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单品都配备什么就知道了。因此,安全的内部和出色的稳定性都已经齐备,对于脚踝保护来说,已经可以有80分了。常看在下测评的朋友应该能猜到,我下面要说另一项关于脚踝的大事了,就是扭转助力。
从表面的观察来看,Air Force More 180的扭转性能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科技或材料与之配合,但实际的穿着上,却可以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异常优秀非常流畅的扭转感觉。个人以为,这要归功于后掌气垫的结构。在Air Max 180的周围有一圈PU材料的立体围护,通常意义上,它是保证支撑性和气垫的稳定性。在这双Air Force More 180上,气垫的PU材料一直延伸到中掌。另外,很关键的一点,这鞋前面的楦形超级低,也就让扭转时的侧面施力范围更集中。这样的结构是无形中帮助了扭转助力。 综上所述,也就成全了Air Force More 180优秀的脚踝保护性能。
另外一点值得夸奖的就是Air Force More 180的轻量,装配Max技术打着Force标签的鞋子能如此之轻,确实不易。而有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Max的减震表现虽然也不错,但却不能令人惊喜。相对于Max发挥正常的演出,Zoom就显得“心不在焉”了。前掌落地时感觉非常生硬,启动助力也可以无限地趋近于零。幸好,幸好,还有出色的抓地性在,让这款鞋的启动性能差强人意。Air Force More 180前掌用了类似太阳光线的花纹,后跟则是半透明材质加水波纹,抓地性能是出乎想象地好。
收尾有点潦草,总结一下。这款鞋的关键性能上还是不错的,尽管前掌落地的感受实在让人不愉快,但并不能抹杀它身上的闪光之处。舒适性上实在不尽人意,因此,Air Force More 180也就是一双纯粹的实战鞋款,不太适合日常的穿着,当然,除非你的脚是非常瘦的那种。刚刚过千的价格配上它的科技和性能,不算高性价比,但也是合情合理。再加上易建联代言的明星效应,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性能不错,在场上又很拉风的鞋子,Air Force More 180应该是个不坏的选择。
适合场地:木板场地,橡胶场地
适合位置:前锋
关键技术:后掌Air Max 180减震单元,前掌Air Zoom 减震单元,内靴
优点:国人代言产品,高关注度高亲和力,减震性能极佳,稳定性出色,到位的脚踝保护与支撑性,卓越的抓地性能和扭转能力,反应性一般但启动力不错,整个鞋非常的轻,金属的鞋带头很有档次,而且便于装卸。
缺点:透气性稍差,前掌Zoom的感觉不明显,内部空间过小过窄。
购买建议:这双鞋应该是很多人计划中的单品了,易建联的代言加上Max与Zoom的组合,确实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关键的性能表现上都中规中矩,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价格方面也相对合理。只是在选购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跟我一样是体重大的人就要考虑Zoom的实际作用,另外的,这鞋实在是好紧,不仅跗面超低而且内靴的非常严密,当然保护性是足够了,却没顾及日常的舒适,除非选择大一点的码,不过相对会损失一部分脚踝保护,这个需要您自己去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