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的手臂动作实际上不是外划两圈,而是分为外划(分水),内划(高肘抱水夹水)和前伸三个阶段。
1.外划的目的和作用
目的:外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内划创造有利条件,并为整个划水动作提供初始的动量。
作用:通过外划动作,手臂能够更有效地抓住水,并为后续的内划和前伸动作做好准备。
2.外划的动作要领
(1)起始姿势:双臂保持一定的紧张感,自然向前伸直,手腕放松,掌心向下。
(2)划水方向:手臂前伸后,肩关节开始略向内旋转,两手略向斜下方翻腕压水。两手臂逐渐积极地做向侧,下,后方屈臂以弯曲的手腕进行划水。
(3)划水宽度:外划时,手臂的宽度应适中,一般不超过肩宽的两倍。过宽的划水可能会导致抱水时间过长,且不利于内划动作的进行。而过窄的划水则会缩短内划路线,减少推进力。
(4)划水速度:外划动作应该是轻慢的,避免用力过快,过早。过快的下压水会突然抬高上身高度而引起阻力。
3.外划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划水过宽或过窄:应根据个人力量和游泳技术调整划水宽度,确保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划水。
(2)用力过快,过早:应控制划水速度,避免在外划阶段过早地向下压水。
(3)手臂位置不正确:应确保手臂在整个划水过程中都在水下进行,手掌稍稍往下压一点,不要平的往外划,也不要直的往下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30度左右)进行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