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

2018-11-24 15:54:07  阅读[3341]
导读:Air Jordan 33(AJ33),整体脚感软弹,前掌很鼓,你常规的简单的发力,它的形变会非常的有限,但当你大步流星的往前跑动的时候,大Zoom与Flightspeed的结合,会让你感觉非常的爽。前掌加入了一块Flightspeed的塑料板放置在Zoom气垫之上。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泄力感了,Zoom的脚感也因此下滑了不少,当然缓震的水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第一、舒适性一般般
脚底感受OK,足弓部位FlightSpeed略有顶脚,不太建议平足弓的球友使用,同时Fastfit的结构会有些许的割脚。

第二、缓震极限很高
缓震性能顶级,这一套Zoom放在这里,基本上就有答案了。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1

第三、包裹感受强烈
尤其是整个脚背这一圈,这一点是Fastfit,和整体的鞋面设计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四、稳定性的表现较差
前掌重心很高,而且底子为了凸出Zoom,使得弧形很大,有点欧文23的感觉,相比之下重心却高了不少。

第五、耐磨方面,并不怎么样
我尝试着拿两个配色,一样一只脚的方式进行穿着,带XDR的鞋底要相对耐磨一些,但综合来看,两个版本的耐磨水平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准。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2

干货来了
第一个逻辑,前掌Zoom气垫的优与劣。先聊脚感,AJ33的前掌很鼓,会感觉有一大坨,真的是一大坨东西在你的脚底,你常规的简单的发力,它的形变会非常的有限,但当你大步流星的往前跑动的时候,大Zoom与Flightspeed的结合,会让你感觉非常的爽。劣势呢,在于你会觉得前掌重心比较高,贴地感不强,与地面间的交流极具减小。

说到逻辑,Zoom气垫可以说是篮球鞋史上最均衡的缓震科技了。即使有着20多年的历史,放在今天依旧是MVP的水准。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3

Zoom的优势就不多谈了,缓震OK,脚感软弹,不需要额外的设计来配合。而它的弱点呢,在于软弹之后的泄力感会让突破不那么直接。既然这么多年了,缺点总得改,总得有进步,所以加入了一块Flightspeed的塑料板放置在Zoom气垫之上。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泄力感了,但是Zoom的脚感也因此下滑了不少,当然缓震的水准,还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那么逻辑就是,解决了泄力感的缺点,换来了Zoom软弹感下降,以及更高的重心。这里多一句嘴,很多人会说,我觉得很软弹啊,很多东西是相对的嘛,如果没有这一块Flightspeed,你的Zoom会更软弹。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4

那么这一笔买卖到底划算不划算呢?我认为,对于灵活型的选手们来说,亏;对于大体重爆发流选手们来说呢,赚。

然而这一套逻辑的核心,在于他们一定要将Zoom气垫的面积与体积加大。而这个出发点,是不是绝对正确,这个不好说。

甚至于,有可能这套逻辑的出发点,是前掌有必要有这么大一块Flightspeed,再来搭配合适大小与厚度的Zoom气垫,也说不定。如此复杂的前掌中底,是不是真的有效果,比ZK5这种,单纯的前掌鹅蛋型Zoom要好,这个,也不好说,但是显而易见的是,Kobe5的整体重心比AJ33要低多了。

Anyway,无论这个板子有效还是无效,你是要掏钱的。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5

第二个逻辑,Fastfit科技的鞋面创新与整体包裹感受
先来聊一下整体的包裹体验。首先如果你拉的很紧,确实会很爽,会带来鞋带无法提供的变态包裹感受,但是,当你如果拉到特别紧的时候,你小拇指上方的v字形拉口,会非常非常的卡你的小拇指,估计几个球下来,你会觉得包裹很极致,但是小拇指会疼的受不了。其实我可以看一下,当Fastfit档位到了一定的时候,鞋面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褶皱与不协调,然而Fastfit还可以继续收,那么另一眼来看,是不是鞋面的设计逻辑也和Fastfit有了一定的冲突。

黄色的松开线,拉久了之后,会不那么好调整。拉开黄线,会有开关一样的“疙瘩”一声,才意味着可以松开Fastfit了。你必须主动去拉扯这一根线,才能松开鞋面,而这一根如此细且硬的线,让手会有着不佳的体验。在干燥的冬天已经来临的时候,你的手并不是那么热的情况下,会有着划伤的可能性。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6

之前我进行了拆解之后,发现这双AJ33的内部构造,非常的细致,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是那么的思路清晰,但是结合着很多的粗线与细线的交互绑缚之后,你在实战的时候会觉得某些部位非常的卡脚,或者是磨脚,比如脚背内侧的那一根黄线的部分,你会发现它非常的卡你的足弓。

整体的包裹非常的紧致很爽,但是包裹的一致性是比较差的。

总体上来看,这双AJ33,其实本身的鞋楦设计,就已经非常的偏向于紧致了。本身一体化的鞋身设计,就让这一双球鞋,即使没有使用Fastfit,采用最最常规的鞋带设计,也实现了一个紧致的包裹。穿上脚后,即使你不把Fastfit拉的特别的紧,它的包裹感受也是上乘水准。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7

很早之前,我就提到过,球鞋包裹三要素,第一,鞋楦设计,第二,包裹结构,第三,鞋面用料。这双33呢,在这三要素上的表现都没问题。

我个人认为,就这双33而言,设计师在鞋面的设计上,并没有给Fastfit那么大的空间去发挥,因为鞋面的宽紧已经设计完成了。而Fastfit存在的意义是控制与调节,而控制与调节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你家的空调,你可以控制温度,从16度到30度,适应每一种季节。而AJ33的Fastfit的极限,也是16度到30度,但是设计师已经把背景环境卡到了比如说伦敦的天气,昆明的天气,然而人家根本就不需要空调。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8

当鞋面结构已经是一体式了,同时设计了一个偏紧的鞋楦设计,再加上厚实的鞋面用料,那么这一项拥有着几十个档位的Fastfit,使用在AJ33身上,就显得有点“闹眼子”。

如果你的鞋面结构设计,像欧文Flytrap一样,以片状式的鞋面结构,配上厚实的内衬,再来搭配Fastfit,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无论松紧,都是用来适应于你的脚背高低的。脚背高松一点,脚背矮,紧一点,而且片状式的鞋面包裹结构,控制的范围可以更广一些。

回到这双球鞋,总的来说Fastfit的思路我觉得很不错,它可以让你更加轻松的系紧鞋带,可以让你脚面的绑护更加的精确。这都是传统鞋带所不能带来的优势。

但是需要整体鞋面结构进行配合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发挥,而一体式的鞋身设计与本身就偏紧的鞋楦设计,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队友。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8

第三个大逻辑,先进却不足的魔术贴。其实当我进行了拆解之后,我才发现后跟的魔术贴设计思路是很先进的。和护踝的设计原理类似,捆住与固定你的脚背与脚踝。其实上脚之后AJ33的后跟的包裹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更多的还是依赖于较厚的内衬。而环形的魔术贴起到的效果甚微。

提出两个吹毛求疵的问题
第一,它的调节远没有Fastfit那么极致了。魔术贴的粘贴空间其实已经给你控制好了,如果你想把脚踝处拉扯的很紧,绑护的很牢固的话,不好意思,魔术贴根本不够用,根本贴不上。思路是个好思路,结果却偏向于样子货。绑紧了之后,有点感觉,但是不明显。

第二,外置护踝设计,始终给到的效果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在这里呢,真不是抬杠,这是乔33,我必须要多想一点,这种绑脚的思路,如果是内置,会不会就是革命性的。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9

想一下,很多朋友们应该都看过NBA的球员打脚的照片,躺在休息室,玩手机听音乐,一个护理师,在紧致的,一层一层的捆住球员的脚,打脚是不能有空间的。然而,鞋帮又是比较软却比较厚的,在外置的护踝思路下,你捆的再紧,表现却并不会那么的突出。所以这个思路,我开箱的时候是很支持的,但是实战体验下来,觉得可能不一定能够实现设计师们的初衷,当然他们可能也并没有那么想。

第四个大逻辑,加厚,却并不明显的后掌Zoom。AJ33的后掌Zoom的脚感还算明显。但是你一定想象不到,它的后掌气垫的厚度,接近了CP11的一倍。换句话说,Zoom感受明显,但是没有看上去那种应有的明显。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气垫的面积,占有整个后掌中底的面积比例过小。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10

怎么解释,大家看到这一层的中底材料,又宽又厚,如果你的后掌着地,球鞋上发生的形变是整体的。而气垫的形变的极限是高于中底材料的极限的。打个比方,如果踩下去,中底材料有0.5厘米的形变极限,而Zoom有1厘米的形变极限,最终踩到极限,还是0.5厘米的极限,意思就是说,后掌的软弹与形变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气垫,而是中底的材料。

个人认为,导致AJ33后掌的Zoom感受没有看上去那么强烈的原因在于,中底的材料存在感过强了一点,也可以理解成是后掌的Zoom面积变小了。大家可以简单的对比一下,Kobe5代的后掌结构,其实气垫的厚度是差不多的,但是气垫的表面积就不是一个层面了。大家应该看的很明显,ZK5的厚重中底材料,起到的作用是辅助Zoom的存在,而AJ33的中底材料的存在感很明显更高,它是和Zoom一起起作用,然而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设计。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11

我看到最后一个逻辑,也是整双aj33身上,最大的逻辑结构,致敬。

实事求是的说,AJ33的造型身上,确实有着很多AJ3的影子,它的身形和AJ3 像极了。然而这个身形,可能就限制了AJ33的突破与发展。其实,整双鞋,我品读下来,还是看得出,设计师在它身上赋予了很多的创新的思路与理念。然而整体球鞋的表现,却给人一种,鞋是好鞋,但是你的创新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的感觉。

比如,Fastfit可不可能搭配片状式,分层式的结构会更好,比如后掌中底像ZK系列一样的收缩,比如鞋帮处的魔术贴能不能尝试内置等等。但是结合着这些创新的思路,这双还像是一双致敬AJ3的球鞋吗?

不过没办法。它必须致敬,甚至是,不得不致敬。

第一,乔丹正代的这个鞋子,可能你乔31的设计师已经决定了,要致敬1代,32致敬2代,33致敬3代,可是哪一天你要换了个设计师,事情怎么办?不致敬了吗?不可能啊。我必须要跟着你,要不然这个话讲不圆。这是第一个大点。

第二个大点就是我没有办法,我有的时候我不是不想创新,不是不想做出新的东西,然而Jordanbrand的使命告诉我,我必须要无时无刻的在大众面前强调,千万不要忘了乔丹与乔丹鞋在过去的成就。可能今天有勒布朗,有KD,有库里,可能未来还会有谁谁,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我“Jordan”。所以我只能不停的复刻,以及只能在致敬的基础上,去做一些创新。

在33身上,无论你内置什么科技,外部看起来就得和3代差不多,要不然你就失去了正统性。所以即使你能做出一些新意,但是必须有所限制。

缓震性能顶级-Air Jordan 33(AJ33)实战测评图12

在未来的乔丹正代中,我会非常的期待看到你玩出什么花样,但是真正正正意义上的创新是很艰难的。

我想想,其实Jordanbrand一直在不断的和耐克篮球竞争,虽然是一个公司,但他们绝对是两个部门。Jordanbrand看似名头上面有乔丹鞋来给你们撑腰,但其实我认为耐克篮球可能在未来的创新上更有前途。耐克篮球想做什么做什么,想怎么玩怎么玩,我没有羁绊,我可以作出不一样,我可以完全的否定过去,但是你乔丹鞋就不行,你永远都不能否认过去。

就我来看啊,其实本可以不这样的,但是你在31身上用了一个很,怎么说呢?用了一个很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蠢到极致的办法去致敬AJ1。当年复刻乔1,确实带了一波货,但是,也正是31的出现,让AJ正代正式在30代进行了一次终结。换来的是,第一个点,战略上,真正实现的是正统性,永远不要让曾经的乔丹和乔丹鞋被遗忘,永远可以大量的复刻和致敬过去,没毛病,会更加的赚钱。但是你也否定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为羁绊,永远在你的脚下。

AJ33这双球鞋,我认为还是走心的。科技配置注定了它,最起码水准以上的实战表现,然而它的身份却注定了它不会成为这个时代,让我铭记在心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