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首先这个鞋面需要磨合,因为这个编织的内衬很薄,几乎没有填充。如果遇到做工翻车的情况,鞋头的顶脚是没法解决的。但是鞋面整体初上脚的前三场会偏硬,磨合开以后调鞋带的包裹体验对于标准脚和瘦脚就都还不错,鞋舌一定要调整好,不然会跑偏或者卡脚踝。
全掌内靴加大开口的形式,最后一组鞋带孔要拉紧来避免运动时候的掉跟,整体的包裹体验前中后都很不错,不过后脚跟区域会有点空,这个也是因为填充问题。不过动态没有不跟脚,足弓支撑也很足。
鞋面的侧向支撑也非常给力。哪怕中底泡棉衰减了也是,因为这个TPU放置的位置和结构在侧墙有一个很高的支撑下限。整个鞋面除了适配性和需要磨合之外基本作为一双低帮鞋属于非常优秀的包裹锁定支撑的鞋面表现了。
中底
先说脚感,静态初上脚整体偏硬。动态偏慢回弹的体验。压缩比很小,每一步都很稳的状态。基本上这个中底给不到你太多的跑动表现加成。相比React来说脚感不明显也没那么舒适,但是也没有很糟糕。主要体验还是偏向于稳和扎实的方向。
运动状态下,首先整个中底的慢回弹对于爆发和第一步突破会觉得肉,虽然鞋头有一定上翘和滚动感,但是整个前掌的表现还是偏向慢回弹和肉并且带点拖沓的感觉。关于缓震表现前掌的缓震表现很扎实,这个23泡棉确实缓震极限要比React更高,前后掌的缓震在衰减前后都很不错,对于我80KG的状态属于够用,有点到极限。
整个中底的评价很简单:如果你是一个速度或者爆发的打法这个中底你可能不太喜欢。有一定的场地感但是比较肉,有足够的缓震但是脚感平庸。缺乏中底体验上的惊喜,但是性能上符合球鞋定位以及扎实稳中的风格。
外底
首先这双鞋的外底抓地整体表现是不错的,吸灰也不算明显。不过打滑也会出现,主要是几个特定区域的抓地。首先是外底可见的双侧TPU,无论是侧向还是后跟刹停,在一般大众的内场的情况下这后跟两侧都会有打滑的现象,除非场地质量非常好不然一些动作还是有问题的。
另一个抓地问题是前掌的两侧,不知道Nike为啥最近外底延伸上翻做的这么低还没纹路,对于极限的大幅度变相以及侧向极限的急停情况下,会有明显的打滑情况。
所以如果你是那种超大幅度变相的后卫打法还是算了吧。不过这双鞋对于上步投篮带来的滚动感在外底结构上倒是表现的非常好,对于一些节奏打法还是会很稳定的一个状态。
外底硬度约为70,整体纹路也比较粗,而且深度也比较客观,我记得应该还是XDR的材料,所以虽然是水晶底,但是耐磨也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安全性
这双鞋也许大概可能是今年新出的AirJordan鞋里安全系数最高的一双鞋了。首先结构抗扭的表现甚至要比AJ37那个碳板的抗扭表现还要好。基本属于扭不动的一个状态。这个自然弯折点应该算是教科书了。上方泡棉不卡脚,下方TPU限制过度弯折。
虽然这是个泡棉鞋吧,但是可以看出来AJ对于luka的上心程度,对比PG6的那个刚性这双Luka1是要上升一个层次的。
防侧翻上这双鞋也要比PG6的更强,首先是杯形大底,然后是各类结构补强,前掌还做了防侧翻延伸加宽以及小的空间三角。后跟更是用外底中底连接的TPU配合后跟港宝加泡棉做出的结构支撑来稳定后跟的。同时还能稳定后跟力线。不过实话说这个后跟是真的不够宽,特殊极限情况下会有一内内隐患。
一体性
先说球鞋本身的一体性,整个框架反正做的还是非常好的,但实际刚性还是偏高,然后中底内嵌的23部分回弹偏慢,会比较肉,所以自身一体性表现不会那么随脚,前期还是会有一点的面带底的体验,加上重量上也会偏一些鞋底更沉鞋面更轻所以自身的一体性在前期是中等偏高但不是极致的状态。
而经过穿着了一段时候逐渐磨合且适配了这个中底和整个框架以后一体性是会有大幅度的提升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只有一个后跟港宝下方区域不够贴合所带来的不紧致体验。
总结
其实Luka1和PG6大分类下属于一个性质的球鞋,在对标上也极其相似,虽然泡椒是一个比较劲爆的球员,但实际上更多还是3D和偏持球的节奏更多。而Luka堪称是节奏地板流大师,所以因为PG自身球星地位和成色导致的球鞋定位和性能问题,和Luka的第一代基本在同一水平,但是Luka1的整体安全性刚性以及耐用性又比PG6要高一点,所以简单直观的可以理解为Luka1是刚性或安全升级的P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