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高强度的FLYKNIT,加上内靴用到的QuadFit网面材质,这双鞋的静态包裹可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我将它的FitAdapt调节掉最紧的状态,你会感觉到脚背处有一定的充血感,或者说压迫感非常强,但同时,前掌以及脚踝的位置,是没有FitAdapt的鱼线了,这部分的包裹是无法进行调节的。
我觉得它的包裹并没有之前吐槽的Nike kobe nxt ff那么拉胯,但也是不太舒服了。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将FitAdapt的松紧控制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范围,又会觉得包裹不极致。
后跟方面的包裹其实还是不错的,内置港宝,加上外面的TPU,后跟的贴合感是非常不错的。可是因为这部分没办法像常规球鞋一样,用鞋带调节它的松紧,就导致脚踝是比较空的,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支撑方面,我觉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鞋面有点薄,透气性很不错,但是整体的鞋面强度就只能说一般了。
中底
全掌Cushion中底用到了这双鞋身上,似乎显得有点小材大用了,不过实际的效果还算是可以接受。
这双鞋实际上已经经历了1年多的穿着,但是它并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衰减,静态踩压的时候,后跟方面还是可以看到一定的形变的。
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前掌属于偏硬偏韧的状态,场地感不错,启动感很强,但是反馈性能一般。后掌方面就很尴尬了,缓震真的是难顶。
当天我在试它的缓震,都觉得有点极限,所以还是建议小体重的球友去尝试会比较好。
外底
这双鞋的外底,我当时想到的就是另外一双实战性能出色的鞋:驭帅13䨻。
沾了灰,哪里有是溜冰场,没有灰,它能让你的膝盖感受一下碎骨之痛。穿了一年多,肉眼可见的氧化,但是磨损程度很小。即使去到有灰的场馆的时候,它吱吱吱的声音都是令人陶醉的。
其实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它的抓地也是十分出色,基本随走随停。可以,吸灰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顶了。
即使你有钱,即使它的耐磨性还不错,但我依旧觉得穿它去外场真的太奢侈了。
整体性
整体性方面,这双鞋最适合放心的肯定就它的抗扭,绝对是满分级别 。在中底的位置嵌了一块十分硬质的电机,使得这双鞋整体的刚性十分出色,完全不用担心它的抗扭问题,除非你把中底的电机整碎了。
防侧翻方面属实没那么令人满意,虽然大家可以看到前掌外侧有一个防侧翻角的延伸,但是整体的防侧翻属性并没有那么出色。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它整体的重心其实是略高的,毕竟是要把中底的电机包起来,所以它的中底势必是不会那么轻薄的。其次,它的鞋面和中底有些许的分离感,其实并不明显,也就是它的鞋脚一体性是没有那么出色的,这也是影响了防侧翻性能的一个因素。
最后就是前面提到的,脚踝处的包裹是不够极致的。在实际运动中,脚踝处在落地的时候总会有一丝顾虑。
总的来说,相比于它的实战性能,它身上所承载的期待以及诞生的意义要比这款产品的性能本身,来的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