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天选之子:耐克LeBron XV性能测评报告

2019-02-27 20:40:02  阅读[219]
导读:耐克LeBron XV,Zoom Max中底配置带来极端优异的缓震能力,也伴随了令人极端失望的贴地感(场地感),尽管使用了三个分割气室的气垫,前掌气垫调校也不会过于软陷,使鞋底能更灵活更顺畅地配合脚步律动让底盘弯曲。如龙鳞般的外底颇令我意外LeBron XV在室内木板的抓地力属低于平均的等级,前后推进加速的抓地表现略为普通,且横移急停出现许多滑动。
抓地力
如龙鳞般的外底颇令我意外LeBron XV在室内木板的抓地力属低于平均的等级,前后推进加速的抓地表现略为普通,且横移急停出现许多滑动,推测是因为鞋底纹路属于横向排列为主,几乎没有直向的刻痕,在干净的室内PU场的发挥则稍好,但也只是平均水准。"Ashes"是配备XDR橡胶材质,在室外球场表现比较好,但依旧很难称出色,且这个外底形状容易积沙尘,一旦堆积到一定程度,抓地力会非常急剧的下降,实战中出现不少滑动。有趣的是,外底的密集尖头刻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稍微磨平后,增加了鞋底与场地的接触面积,抓地力反而略有提升,可见LeBron XV的外底抓地力需要一些磨合的时间。

抓地力是球鞋性能的根基,不论其他性能有多出众,球鞋一旦会滑动或造成球员心理不安,就很难被带到球场实战,所以提供水准以上的抓地力是必要的。有句西方谚语这么说"车没坏就不要修",其实只要材质运用得宜,传统的人字纹或鱼骨纹已经年累月地被证实能提供优质稳定的抓地力,不过若是球鞋外底没有求新求变,似乎又会被认为设计了无新意,尤其当这种签名鞋款必须在形象意念传达与外观设计必须是一致时,对于品牌厂商来说也实属不易。

天选之子:NIKE LeBron XV性能测评报告图1

缓震性
外底可明显看到Zoom+Max的配置堪称NIKE近年最舒适的气垫设定前掌Zoom受压回弹速率较快些,后掌Zoom Max能提供更大的缓震吸收能力,但没有传统的Max Air笨重拖沓感觉,由于我从未穿过LeBron X,所以此次Zoom+Max的设定惊艳了我的既定思维,LBJ XV的中底脚感和Hyperdunk 2016 Flyknit"的感觉,但或许是Zoom气垫里的压力调校并没有Hyperdunk 2016 Flyknit来得大,所以更具备"Q"的脚感。

另外,我推测也可能是中底气垫分室的设定,以及将Zoom单元移出中底的整体框架,让气垫受压后的溃缩能更自然的随脚部律动而产生形变,使脚感更灵活更具弹性。前掌的内侧鞋缘标示「3.0 Articulation」,代表更进化的中底气垫分割技术尽管会丧失贴地性(场地感),但是实战中不论是起跳的蓄力发劲,或落地瞬间缓冲能力都属于最顶级的享受,不考虑其他稳定项目的话,可说最适合做跳跃动作的实战鞋,如果你是只追求完美缓震脚感的人,LBJ XV绝对是首选,可惜的是篮球不是一个只有起跳和落地动作的运动,此舒适设定造成的影响在后续项目会谈到。鞋垫配置的是透气且柔软的Ortholite。

天选之子:NIKE LeBron XV性能测评报告图2

包覆性
整体包覆舒适度顶尖堪称LeBron XV最大优点当编织鞋面已成为高阶篮球鞋市场主流,还能再进化吗? NIKE给出的答案是宣称比Flyknit有更佳支撑力的BattleKnit。就我亲身体验,单就LeBron XV的鞋面来说(由于它的鞋面有四种不同强度与织法的部分,稍后在"鞋面支撑力"部分会再详细说明)的确有不错的支撑强度与延展性,最大优点是贴合感较以往在Kobe系列上的Flyknit鞋面更出色,且触感非常舒服,单就舒适性是今年我穿过最佳,且穿脱比过往的Flyknit袜套式鞋款容易许多。如果Hyperdunk 2016 FK的包覆性如同穿着袜子的话,LeBron XV的感觉就是穿着两双袜子。已经是基本配备的Flywire透过鞋带与Flywire的调整设计,这个已经是相当基本的配备,让包覆性更上层楼。楦头正常且鞋型稍稍偏长,我脚属于窄脚,着用篮球用Stance厚袜并贴扎,穿着原尺寸的LeBron XV感觉还稍稍有点空间,建议脚型正常的球友可以尝试小半号,脚型偏宽的球友维持原尺寸。

反应性
中底厚度极厚不出所料,Zoom Max中底配置带来极端优异的缓震能力,也伴随了令人极端失望的贴地感(场地感),尽管使用了三个分割气室的气垫,前掌气垫调校也不会过于软陷,使鞋底能更灵活更顺畅地配合脚步律动让底盘弯曲,但那厚厚的中底就摆在中间,是永远无法克服的物理性障碍。因为这本身就是设计给LeBron James这样的重磅球员,所以对于内线球员很适合,但注重灵活性与反应速率的后卫球员应该很难亲近,依旧是那句"没有最佳,只有最适"。

天选之子:NIKE LeBron XV性能测评报告图3

鞋面支撑力
鞋头内侧:占鞋面总面积最小但支撑强度最高,这区的纹路为菱形格状,由于切入时往往是这部分接触地面磨擦,也是常常会被踩踏到的区块,需要较高的耐磨能力与厚度,所以这部位结构最紧密也较厚且几乎无弹性,其强度也比较能支撑脚趾头对鞋面的拉扯,此外每个小菱形格的厚度能起到软垫的作用,舒缓被踩踏所造成的伤害。

鞋身中段及鞋头:质感上最接近我们印象中的Flyknit厚度和弹性,是构成LeBron XV的鞋面基本结构,占鞋身最大面积,尤其鞋内侧。这区域材质具些微弹性,也具备基本的支撑力。

鞋身上段及鞋舌:严格说,LeBron XV也属袜套式鞋身,无明显鞋舌,为了让读者了解材质位置,依旧采用鞋舌说法。这部分是小水波纹路,支撑力最低,但弹性最大,此段的功用驱使LeBron XV鞋面更贴合每个人,穿脱也不必像其他Flyknit鞋款这么困难,让脚背高或厚的人能更友善的适应这双鞋,当真正要上场实战时,再透过鞋带与Flywire的调整来弥补鞋舌这区段的支撑力,我认为这种兼容性大的设计颇具巧思。

鞋身下段侧边至后跟:非常明显的大水波纹路,具较高的支撑力,厚度也最厚,用手触摸此区域的内衬与鞋面间有硬质稳定材质加强,并且环绕整个脚后跟,实战可以感受到透过这样的补强,支撑力较其他区域高,当然这样的厚度对于耐用性也大大提高了。

脚踝支撑力
其实筒身就只是个弹性过踝袜筒身包覆的范围大约是脚踝的80~90%,但前段提到,脚踝处的材质弹性最大,所以毫无疑问这里就只具备包覆性而没有支撑力,仅靠延伸到中段的加强填充内衬,只有基本对于脚踝承托的能力而已。

底盘稳定性
较大的后掌外底面积使LeBron XV垂直上下方向的稳定性较佳抗扭转部分,LeBron XV中足配置极大的的TPU抗扭支撑板,让他的抗扭能力得到很大的保证,不论是直接徒手扭转或弯折球鞋,或是实战中的中足坚固程度,都不易扭转鞋身。

天选之子:NIKE LeBron XV性能测评报告图4

后掌外底面积偏大,包覆在此大面积内的后掌Zoom+Max也能在起跳落地时起到关键作用,不论是吸收力道或垂直方向的稳定性,LeBron XV皆属优异,但问题出在侧向运动中。超厚气垫加上没有Outrigger导致侧向运动容易侧翻侧向防侧翻部分,没有明显的outrigger加上超厚的气垫设定,尽管前掌气垫调校属于韧的设定,没有明显下陷感,并且使用Phylon中底架构,但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导致前掌稳定性不佳,尤其中底Phylon并没有往上延伸,脚容易在鞋身内滑动,实战中体验到了侧向运动的不安定感,跟防和切入皆会感到侧翻的倾向。所以我在测试LeBron XV时有非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感觉跳投非常舒适稳固,另一方面又感觉移动时容易侧翻,因此综合以上来看,整体底盘的稳定性只在平均水准。

后跟稳定性
外观偏小的后跟稳定器外观上,Reverse Swoosh的后跟稳定器面积偏小,但其实稳定器整体架构是镶入中底和中底布之间,加上后跟周围的填充内衬颇为厚实并依照足部形状设计,所以脚跟会在鞋内无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能有效固定不滑动,也因为填充物材质运用的关系,虽然锁定感很强,但又有很高的舒适性。重量: US10: 490g维持了LeBron系列的一贯传统,重量绝不会是他的优点,但穿着LeBron XV实在太舒服,实战并不特别感觉偏重,上脚的感受其实和400g左右的鞋款差不多。

结论:如果你是非常在乎舒适脚感的人,LeBron XV绝对是你的首选,不论是Flyknit的升级版BattleKnit鞋面的包覆力与舒适性,或重新设定调校的Zoom Max中底缓震能力都堪称满分。不过我认为,纯粹就实战的角度来看,LeBron XV是非常可惜的球鞋,因为前述的这两项满分,造成其他项目不够出色,中底极高造成稳定性不佳,LeBron James在赛场上也换穿增添Outrigger的更新版本LeBron XV,显示连小皇帝也感受到了这个缺陷。

此外,舒适弹性的鞋面支撑力难称出色,尤其抓地力这个基础项目勉强持平,因此很难让我将其放入实战常用轮替的名单,即便如此,就体验享受NIKE新材质(或是说新设计)来说,它依旧是一双非常具有穿着乐趣,值得尝试的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