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战测评
舒适性
一双鞋上脚的感觉很重要,我们都知道介绍中再牛的科技,配置再好的实战鞋并不一定自己穿上就觉得舒服(比如战士9和HD2015)而且我平日天天都穿球鞋的,所以对我来说舒适性是排第一。我的脚型很正常(脚面不高,前掌不宽,不是扁平足)同样穿9码,感觉很紧。(注意29同样9码看着很显小但是穿着不会有挤脚的感觉;28很多人说偏小我穿9码一点都不觉得小)所以
Air Jordan XXX测评的鞋是9.5码,个人觉得很合适,最后会给大家购买建议。穿上Air Jordan XXX的感觉就是柔和,鞋面贴合很舒服后跟延续了前作,后跟脚踝处厚实的海绵,上脚完全没有任何压力,第一次穿了一天,简单的跑动运动,下午逛街一天下来感觉很棒,有种不想脱的感觉舒适度上兼顾了运动和生活的需要,只要配色得体,上班什么的没问题,织物鞋面透气性也比大部分aj的塑料鞋和皮面鞋要好。
稳定性
这方面会更偏向于真正的实战。首先我们来看包裹,如果球鞋不能很好的包裹双脚就不要谈中底的稳定了。前面系带系统用了FLIGHT WEB FIT,这个不算新鲜,表现中规中矩。奇怪的是最上面的鞋带孔不是一个孔,而是与鞋身缝合了,一旦拉紧脚踝包裹效果却比预料的好很多,配合经典的内外侧不对称鞋帮设计让我感到满满的安全感。
其次就是保护性,这里我重视的是抗扭转和防侧翻。从抗扭转的角度来看,穿过29的朋友知道,29中底外侧用的是硬质的tpu在前掌的两侧和后掌的一圈,摸上去就硬硬的,感觉保护性可能是强一些,而XXX把这个部分后掌外侧完全改成了PHYLON。我个人认为实战方面真的没有任何感觉。关于中底的抗扭转沿用了tpu托盘一点变化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抗扭转与前作没有差别,关于碳板到底好在哪?为什么正代不用碳板了?(这些问题解决了好几年了,可以参见其他专门写碳板材质分析大神的帖子)从体验上看,虽说抗扭转硬度碳板肯定比tpu好,可是要是从追求轻量化的角度,tpu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从防侧翻的角度看中底前方侧面有一块星云图案的tpu,大家都觉得美,可是29就有只是人家比较低调,低调并不是不存在啊。可我却觉得防侧翻XXX好于29,因为鞋面的织物韧性强于29尤其是编织物鞋面和中底连接处,29鞋面太软,感觉韧性不足。我的29甚至这个位置有点开胶了。可见虽然我没有因此受伤,但是像我这种喜欢变相的选手时间久了还是有点hold不住。
最后是抓地性能。我一般都是外场塑胶地而且经常跑位摆脱,急停投篮,变相突破,我费鞋明显前掌磨损更多,所以优秀的抓地对我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从28开始,我喜欢上了这种前掌重心略高的感觉,对我这种投手风格简直是完美搭配,可是28的问题也比较多虽然我的没有鼓包但每次打球都心有余悸啊。都有点不敢发力,而且纹路很软,确实有其前掌边缘部分并不耐磨。29的话难道你没看见鞋上专门挂了个牌牌么?。明确告诉你只能打内场,言外之意我不多说,反正我的水波纹好多已经趋于平静了(不过防滑效果是真好,指哪停哪)。XXX的外底花纹是一句话来的,和中底外侧一样,所以属于不规则的类型,可是效果真的是棒。在大内蒙风沙这么大的外场塑胶场,急停和变相能听到“吱吱”声,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啊。(别问我为什么不分析耐磨性,没必要)。
缓震性
之前就说过真的很喜欢zoom air,想把经典的鞋款横向对比奉献给大家,可是实施起来发现真的太复杂,这里面就不多对比了,就把这种flight speed新型和传统zoom比较一下。首先必须提到flight plate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系统,真的让我觉得自己能跳的更高,实战太爽,但是弊端大家都知道,鼓包什么的太血腥,耐用性很是问题。于是2.0版的调整的前掌气垫的位置,并且改变了中底链接前后掌zoom的方式,但是取消了后掌的zoom,想问后掌没有zoom了你连接的是什么。说实话真的不知道汀克尔葫芦里什么药,难道又是为了减轻重量?那后跟就打算一直用PHYLON,希望早日给个交代,我认为从flight plate变成flight speed就是因为后跟处取消了硬质的tpu支撑直接上PHYLON,所以穿上让人感觉更加柔软有韧性。
可能反馈也会更快所以叫了speed,那这种zoom和传统的zoom有什么区别呢?好多实战鞋都是前后分掌zoom,为何我要买一双只有前掌有zoom的鞋?Nike没简配前很多鞋款都有zoom,但当年大家没感觉,现在简配了,回头看看总说某某鞋款良心之作,可你问问当你实战的人它真那么爽么?不是有zoom就有你听说过那种zoom的“踩屎感”或者“巨弹”,zoom也分好多种,而且真正能把它发挥到极致的鞋款不多,XXX敢自居“实战之王”(撇开价格因素不谈)就是因为它把zoom的脚感做到了极致。什么是极致?我认为就是穿上走路有感觉,穿上打球很给力。有些zoom不适合走路,如16.5,前掌大zoom,走路多了足弓好酸,一打球,感觉好弹。可是打一会儿又觉得酸(当年很多鞋款都有这种问题,所以有人说穿zoom打球多了足弓酸痛)28看着好牛可是也有这个问题,足弓处完全是空出来,前掌又太弹,走路久了太费劲了。可是到了XXX就不会,不仅是zoom的位置,气压,都是恰到好处,也难怪汀克尔说之所以沿用29的底子是因为“它是Air Jordan系列最出色的缓震系统”。
总结:后掌没有zoom或者任何新科技让我觉得心里很空,毕竟前掌减震更常用并不代表后掌不需要减震。可是,当你穿上30去实战,又确实够用,这种感觉就像是人本来要八分饱觉得满足可它偏偏是六分饱,问你还饿吗?你吃饱了,可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若有所失。
二、购买建议
优秀的篮球鞋也穿过不少了,作为XXX从各方面的表现来说都是建议购买的。从可辨识度上,我在外场测评的时候,初中的孩子都知道我穿的是XXX,可见虽然没有明显的大logo可是品牌辨识度却相当的高。从相同价位的鞋款对比上,ZK11(1599)个人认为和XXX一样显得缺乏诚意,可从配置上来看还是XXX略胜一筹(只是略胜而已),LBJ13(1599)总让人觉得不是一双后卫鞋,感觉流畅性差一点。XXX1699的价格会让好多人觉得虚高,我之前也持观望态度,可是慢慢的发现原色开始涨价,大家都知道AJ涨了价再跌的可能性并不太高(至少短时期内,比如一年以后会不会由于货量大跌倒一千出头我也不敢说),经济条件宽松的兄弟现在原价入其实也不会亏,和我一样等着神龟全明星配色的兄弟,预计这个配色发布不会太早,会不会玩儿限量?我觉得不限量也得加价,毕竟是万人迷,毕竟鞋市现在全民炒鞋。不如先买一双去实战。耐用性建议三双左右轮换,会使用的更久一点,对于没有穿过29,在这两双鞋犹豫的兄弟,建议买30。
三、优缺点
优点
(1)Air Jordan XXX,我个人认为最大的提升是鞋面对脚趾的保护,我急停和投篮都比较多,别人的脚往哪放我咋能知道,被踩脚的钻心的痛哪个球友没有,29鞋头保护实在是太差,没有任何加强基本等于直接踩脚上,Air Jordan XXX美丽的3m鞋头上的密集凸点硬度不如漆皮,但是明显是有保护效果的,本人非常爱惜球鞋,多年来练就了躲别人踩的功夫,可是还是被严重的踩了两次,一次对手,一次队友。虽然保护住了脚趾可是密集白色凸点部分会被划破,划脏,影响美观。
(2)鞋内防滑,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几年Nike鞋垫越来越不走心了么?不仅用料一般(10年左右高端鞋款都是O记鞋垫)而且质量很差,我的M11没有实战几个月鞋垫上那层破布就快磨掉了,撕下去就直接袜子踩到泡沫材料上了,实在恶心。有些鞋款比如上周让我崴脚的大眼睛,前掌较宽总觉得前掌在里面晃荡,鞋内防滑太差。可是XXX鞋垫上虽然没有logo,有的还是抽象的名言图案,有点像立体泼墨的效果,防滑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强烈希望以后多用这种技术。毕竟就算你给我印个logo出去走一圈路就磨掉了并没有什么乱用。而且鞋跟后部延续前作大部分的海绵,让脚在鞋里一动不动,穿上感觉像是量身定做的。
(3)防滑,完全是太满意了,不解释各种地面随意“吱吱吱”。
(4)后跟保护,感觉是类似tpu的后跟,实物到手上发现是编制材料,很担心它的保护性是不是好。可是用力掰一下发现这只是一个表象,里面固定的tpu一定很厚实。
(5)脚踝保护,个人一直喜欢穿低帮鞋,鞋帮太高影响脚踝的灵活性,可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我上周就又踩到别人脚上崴脚了。Air Jordan XXX这种内高外低的设计在拉紧鞋带以后不会影响外部脚踝变相的灵活性,但是内侧又仅仅包裹,汀克尔的好多设计都这样,我很欣赏这样的设计。
缺点
(1)鞋面的耐用性和耐脏性,看到几位同样实战外场的兄弟鞋面第一个鞋带孔和侧面tpu和鞋面连接处已经撕裂了,本身就说明编织鞋面到底如果技术不继续突破还是无法胜任连续高强度的比赛环境,ZK11不是说已经可以有塑料纤维混织到编织材料当中,希望能够继续研发,不然,鞋面始终是软肋。不过话说回来,铁脚大哥穿啥都一样,反正我自己实战鞋是有轮换的,抵着一双鞋穿寿命肯定受影响,当然这是对天天打球的兄弟的建议。
(2)耐磨性,这个简直没有说的必要,尤其像我这样天天塑胶场的人来说,我只能说耐磨性是相对的,通过实战,我真心觉得水晶底并不都耐磨,XDR也不是真耐磨,还是那句话,要想提高鞋的寿命要多轮换,多清洁(土豪随意)。XXX耐磨性在我看来不差,但只是不差,时间长了一定会磨得一句话也看不到了。
3.关于鞋带,鞋带孔的设计在我看来可能美感上比钻个洞要强,可是作为实战党,确实感觉不踏实,鞋带系紧了随着打球摩擦会不停摩擦,生怕时间久了就摩擦出事儿来,而且从实战角度讲不喜欢塑料鞋带头,因为重量较大,所以打球时间长了很容易开,这个细节我还是比较在乎的。
最后是尺码问题,很多人说正常码就行,我个人42.5 ,43都有。我认为自己的脚很标准,之前很多大家说偏码的鞋我都还正好,可是这双包裹太棒,棒到穿久了夹脚,所以实战43完全感觉量身定做,而且从外观来看真的外长差距不大,只是前掌宽度明显43宽一点,在这儿给大家做参考,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