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底表现
抓地
驭帅16外底纹路和驭帅15几乎一致,只不过驭帅15外底上的万花筒纹路是四条边,而驭帅16外底上的万花筒纹路是六条边。
抓地表现相当的棒,在木地板上全程都抓的特别特别死,并且无论我做什么动作无论力度大小,都会发出干脆利落又好听的吱吱声。
耐磨
室内木地板实战了两次之后,基本没有明显的磨损,仔细看的话前掌内侧边缘稍微有一点点。外底橡胶比驭帅15更软一点点,因此我盲猜驭帅16的耐磨应该和驭帅15大差不差,但肯定不会强于驭帅15。
二、中底表现
驭帅16整个中底的设计思路其实是和15非常像的,中底的核心材料依旧是全掌的䨻,在后跟处都有大包边。
驭帅15的后跟是被塑料TPU给包住的,而驭帅16的后跟是被一大块EVA材料给包住的,虽然这块EVA依旧是偏硬的,但是再怎么硬也比不过驭帅15的塑料TPU嘛是吧,所以驭帅16后掌的脚感是会比15更好一些的。
比起前掌的脚感,16就会比15逊色不少,驭帅15的前掌我个人觉得是非常软弹的,而驭帅16的前掌不能说硬吧,但绝对不活跃。
简单来说,驭帅15前后掌的脚感差异较大,前软后硬,而驭帅16的前后掌脚感非常的一致非常的整体,具体的脚感软硬度嘛,就是驭帅15前后掌的软硬度取个中间值,你们可以自己脑补下。
驭帅16的中底这种不急不躁温吞如水的脚感,我觉得之后会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青睐,因为它就是那种"刻意去踩去体会时没啥惊艳之处,但等到了实战的时候一切似乎又是那么的刚刚好"的中底脚感。
在实战的时候,整个中底的存在感会降到最低,既不是软弹的存在感,也不是鸡儿梆硬的存在感,就那种,你们肯定懂我说的感受的。
前后掌过渡平缓顺滑,重心不高但也不会极致低。后跟那么个大包子EVA在,力线也很正,内外侧很平衡。
三、鞋面表现
静态
整体的鞋楦就是李宁这几年的常规鞋楦,尺码不偏。前掌的内衬比驭帅15薄,因此前掌的包裹比驭帅差了一丢丢,脚趾可以上下动,但由于前掌脚掌两侧的锁定比较稳,因此对于实战的影响不大。
和驭帅15一样,依旧是7组鞋带,下面5组负责鞋面,上面2组负责鞋帮。和驭帅15不同的地方在于,驭帅16中间两组鞋带做成了伪动态绑定,可调节的范围比15大了一点,但这两组鞋带的锁定效果没有15好,驭帅15的鞋带是拉多少就紧多少,而驭帅16的这两组鞋带你拉紧之后还会再缩回去一点点。后跟没有做小枕头设计,但由于内衬填充够足以及弧度较为合理,因此后跟的锁定没有任何问题。
动态
首先提一点前提,如果只看鞋面主体材料强度的话,驭帅16比起驭帅15是略逊一筹的。驭帅16前掌外侧的设计和15差不多,外包的TPU有做凹陷处理来引导前掌的自然弯折。
还是得益于上面中底表现那部分提到的设计,即使驭帅16的鞋面材料强度略逊于驭帅15,但在实战中前掌的侧向支撑以及稳定性依旧强于驭帅15。
驭帅15在完全拉紧鞋带之后,前掌内外两个半圆处会有明显往里夹紧的感觉,驭帅16在这个地方也一样会有往里夹紧的感觉,但紧致程度只能达到驭帅15的80%。
这一点我觉得就是因人而异了,瘦脚的兄弟肯定是会更喜欢15的那种感觉,而宽脚的球友也许会更青睐16。如果驭帅16的中后段鞋面只有白色鞋面部分,那它的支撑我肯定给不了及格分。但如你们所见,中后段鞋面上任何一个额外的外观设计元素,在实战性能上都能起到实际作用。
大李宁LOGO的轮廓边,在还没买这双鞋时我以为只是常规的印刷贴纸,实际上是非常硬质的立体热熔材料,大李宁LOGO内部蓝色的网纱材质硬度也很高。大包子屁股往前延伸的白色EVA材质,有四分之三是覆盖在鞋面上的,虽然很丑,但也确实是有用。
简单来说,就是驭帅16的中后段鞋面虽然自身实力一般,可能就黄金的水平,但叠了三四重BUFF之后,硬生生被拔到了大师水平。
但有一点得注意,这三四重BUFF的触发机制是你得把驭帅16的鞋带拉到最紧致,如果你只是把鞋带随便拉一拉,那驭帅16的鞋面无论是包裹还是支撑都是有点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