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是网球运动里最潇洒的技术动作之一,它飘逸奢华的挥拍,华丽柔美的转体,流畅的抽击,精准无比的落点,无处不透着帅气。
但同样是反手技术,单反的入门难度却比双反大很多。那么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呢?其实早在40年前,杰克·格勒普尔博士(Jack Groppel)就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单反和双反这两种技术,他得出的结论是:单反更难掌握,这是由于单反对臀部,腿部,躯干,大臂,小臂和手的协调性要求更高。
“双反运动员从第一天起就可以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并且可以非常有效地击球。”Jack Groppel博士说。
单反因其难上手及较难处理过肩高球及上旋球的特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及职业球员所舍弃,年轻一代的业余圈子已经很少看见单反了。然而在五十年前,几乎每个人,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都是使用单反打球。
力量和旋转成为了当下网球技术的主旋律,而双反技术确实更利于大多数人去应对球速和旋转的问题。单反技术面对快速,高弹跳的来球时存在着先天劣势,这逐渐成为了妨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十年前,男子网坛排名前100的选手中有接近半数使用单反,但现在这个数字降到了五分之一以下,其中25岁以下的只有蒂姆,迪米特洛夫和拉约维奇三人。女子方面,使用单反的球员数量下降得更厉害。
意大利女将文奇在18岁时由双反改打单反,尽管她的单打世界排名曾高达前十,但她依然对自己年少时的选择表示后悔:“单反太难了,如今那些打双反的球员都太强大了。但我已经不能再作改变,因为我已经31岁了。”
即使单反这么难,而且使用率较低,还是有很多人痴迷着单反,喜欢着单反。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不可不提的一个因素是偶像的指引。
费德勒可谓是很多人的单反偶像,很多人最开始学习单反就是因为费德勒,特别是他今年战胜纳达尔夺得澳网冠军后,会有更多的人为单反痴狂。他的反手被称之为赛场上的芭蕾,优雅,完美。不说话,只上图,你们自己欣赏一下。
而近几年,瓦林卡的崛起,也让大家欣赏到另一种的单反风格——暴力单反。瓦林卡超长的挥拍距离以及自由的转肩能让他在击球时像弹簧般充分释放能量。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单反新生代正在崛起,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在11岁时,蒂姆也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双反,改打单反,而如今他的技术正越发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并逐渐成熟,在众多双反球员中脱颖而出。他和迪米特洛夫的崛起,也让人看到了单反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单反打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与众不同,潇洒挥拍的满足感。感谢每一个单反的使用者,没有选择捷径,而是在另一条路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