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强化乒乓球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训练要诀

2020-03-14 13:55:09  阅读[94]
导读:高水平的运动员拧拉一个台内球可能还不足一秒,如果你因为很渴望某场特定的比赛胜利,大脑就会额外“努力”本来不必去记忆的那些动作细节,却去注意它,这样反而影响了拉球的质量。这是因为已经达到自动化水平的运动员拧拉是无需意识的。
强化台内拧训练处方--侧身位1/2台比赛
教练可在训练中设计一些结合实战的比赛。实战训练法有很多,以下是本教练为运动员设计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处方:例如“侧身位1/2台正手得分比赛”,规定在1/2台内进行的比赛有效,遇短下旋球只能拧(搓的话,算输),遇半出台下旋球只能反手拧或侧身正手冲(搓的话,算输),遇出台下旋球只能反手或侧身正手拉加转弧圈球(搓的话,算输),最后得分必须是正手(反手得分不算,需重打)。训练目的是强化反手各项技术使用率的同时也兼顾了正手并突显了正手的杀伤力。

心理技能训练中的注意力对技能训练的利弊分析
初,中级运动员

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学习者通常需要把注意集中在任务具体的执行过程上。尤其是需克服技能负迁移干扰效应对技能掌握的项目。如果不是通过设计心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动作程序,利用“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来集中内在注意力的方法训练在拧拉前默念此程序(“手腕向内弯曲,肘关节向外到极限才能发力拧”),你就会受技能负迁移干扰很难掌握此项技术。可见内在注意力集中在任务具体的执行过程上是克服甚至消除技能负迁移的有力武器,从而达到抗干扰的目的,最终才能掌握新技术。

强化乒乓球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训练要诀图1

高水平运动员
然而高水平运动员就不一样了,我发现许多水平较高的半路出家者即使在训练中已经掌握得很好的王皓式台内拧拉技术,可一到比赛他们就变得没有把握或失误频频。这种赛练脱节现象,我分析,个中原因是内在注意力影响技能的发挥。“随着练习的增加,技术变得更加熟练时,注意的要求也随之而减少。当技术执行完全达到自动化后,注意则被忽略,技术执行的过程成为潜意识的行为”。

也就是说,高水平的运动员拧拉一个台内球可能还不足一秒,如果你因为很渴望某场特定的比赛胜利,大脑就会额外“努力”本来不必去记忆的那些动作细节,却去注意它,这样反而影响了拉球的质量。这是因为已经达到自动化水平的运动员拧拉是无需意识的。你硬要强加意识去记忆那些动作细节就会破坏自动化的执行,罪魁祸首就是你额外的“努力”引起内在注意力对拧拉技能执行的过程上。可见内在注意力在技能训练中是把双韧剑,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加以妥善运用,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内注意力对学习技能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对高水平运动员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有害的。对此应引起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足够的重视。

从理论上讲王皓式拧拉台内球,拍与球接触位是离旋转轴最远的正中篇上部,这是横握拍决定的。当然操作上有时稍微偏一点球的左侧也会有的,但离旋转轴还是较远,所以主要还是以强烈的上旋为主偶尔也会产生一些微弱的侧旋。这与科贝尔立起拍来拧是完全不同的,科式拍与球接触位是旋转轴即下旋或上旋状态时球的左侧面(以右手为例),此时拧拉出来的球是带侧旋(靠近旋转轴是旋转最弱的,所以容易拧同时侧旋也不强)。

强化乒乓球反手台内拧拉技术训练要诀图2

因为它改变了原来下旋或上旋状态时的左右旋转轴成为上下旋转轴,防守时如果板形压的太低既压在球的顶部就会下网,许多初学者误以为这是对方拧出了下旋球来,实质是不转球。因为板压在球的顶部正好是侧旋球产生的上下旋转轴,此处是旋转最弱的地方(情形就像有人拉假弧圈即旋转很弱的球,你一接就下网)。由此可见,直板或横板横握拍时的手腕是不会拧出下旋球的;科式拧法也不会拧出下旋。拧出下旋球不在球的左侧而是球的右后侧偏下部(以右手为例),当然握拍一定是立的且手腕要向内转接近180度,好让板的背面摩擦到球的右后侧偏下部(实际上正手正面发下旋也是摩擦到此处),然后顺势翻腕完成整个拧拉动作。

总体而言,科式较容易,比较适合半路出家者和初学者。不过学会了科式后再改王式就困难了,大伙学前要三思而后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