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球选手在使用反手长胶时的两种乒乓球技术---“磕”和“刺”。
“反手磕”通常在应对上旋球或不太旋的下旋时使用。由于长胶胶粒的特性,磕过去的球能够卸掉对方来球的力量,而且带有一定的下旋。质量高的话出球可以不出台,给人感觉“不往前走”。击球时力争抓住来球弹起的最高点,同时要注意身体重心,手腕以及拍形的固定。
在准备击球时,适当下压身体重心,但不要过低,否则会影响引拍的高度和动作的协调性。
图6-7:尽量将出球弧线控低,这样过去的下旋球不能让对手轻易起板,“磕”完后要注意迅速还原,因为对手很可能回过一般质量不高的“机会球”。
要点:击球时保证要手腕固定,不能乱晃,拍形应基本垂直于球台,击球时接触球的中部,前部发力时应多向下发力,少向前发力,利用身体重心控制出球的弧线,为了保证球不出台,重心要着重体会到“顿”一下的感觉。
要点:注意引拍的幅度,要能够为向下发力击球提供足够的距离。
要点:击球时抓住来球弹起的最高点,以便充分的借助来球的旋转和力量。如果要“磕”到对方的中路或者反手位小三角,要利用重心和手腕来调节出球线路。
要点:左脚“抬起”,说明右脚再上步击球的过程中有一个让身体重心“制动”的过程,也就是要击球瞬间“含”住劲,力求控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