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度:8/10
鞋子前掌空间挺大的,适合脚宽的同学,鞋舌非常规的设计,通常设计中鞋舌是最贴近脚面的部分,而这一次adidas并没有这么做,将顺序调整为鞋带-鞋舌-鞋面。
这个设计挺奇怪的,对舒适度并没有什么加成,但是,实战过程中,鞋舌最里端有些轻微压脚背。
Ball 365系列的鞋面使用了Climacool和Climawarm材料来保证在任何季节都可以穿着。鞋面的镂空外观就像暗纹,表面又有编制纤维的覆盖,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鞋面的织法也有所改进,Mesh鞋面的使用,使脚感进一步提升。Mesh鞋面是类似于合成塑料的材质编织而成,在灵活性这方面,Mesh的编织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同时作为一款CLIMA核心科技的球鞋,CLIMA COOL透气是必不可少的了。鞋头、鞋身两侧、鞋帮两侧都设置了鞋面的镂空,内侧设置了网布,透气效果非常好。在三月初春18度左右的天气,仍然能感到丝丝清凉。
携带穿孔则是用了和nike差不多的技术,一条尼龙绳穿过鞋面制造出供鞋带穿过的孔隙,两侧的鞋带密集的穿过,有点像动态飞线。
鞋舌上ball 365标志,这个名字象征着一年365天,无论炎热还是寒冷,都可以穿着Ball 365在外场挥洒汗水。
保护性:7/10
既然是低帮鞋,就很难说的上在脚踝上做好了充分保护。在鞋后跟两侧,都有突出橡胶粒,这两片本来应该是为365和365 X的鞋面绑带配备,但是在这款Low上,使用鞋面绑带是牺牲灵活性和透气度的得不偿失,而本身Low也不配有鞋面绑带,但是保留了两侧的绑带颗粒。
两侧黑色的橡胶材质为鞋面后跟部位提供了足够的稳定性,加以内嵌的后跟环形TPU材质,巩固了原本用料不算充实的后跟。
在防扭转方面,365 Low还是选用了比较传统的TPU添加在中底稳固中底和衔接前后掌,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缓震性:9/10
Bounce中底在这双鞋上的运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相比于传统的中底来说,Ball 365 low在舒适度上提升了不少,在保证柔软脚感的同时,还提供了很好的缓震。adidas在高端鞋款使用饱受好评的Boost科技后,又研发出了Bounce缓震科技。在脱离了机械型的Bounce之后,阿迪将新的双密度弹性缓震材料命名为了Bounce。
在adidas对于两种科技的推广度和运用度而言,Bounce定位相比于Boost较为低端,但穿着过Lillard系列的朋友大多对Bounce缓震科技表以称赞,这也让我对这双同样采用Bounce科技的Ball 365有了更大的兴趣。
全掌Bounce缓震的脚感非常良好,并没有想象中的硬。不同于Boost的软弹,Bounce给我带来的感受则是响应与回弹控制的相当好。而在实战中,软硬适中的全掌Bounce能够让我在突破的第一步启动迅速,不托泥带水。同样,在起跳落地瞬间,后掌部分的Bounce也能够提供足够的缓震保证。即便是对比J Wall 1采用的全掌Prene+,可以说Bounce无论从脚感,缓震,反应全方位秒杀adiPrene+。在篮球鞋的使用中。可以说是和Boost各有千秋的。
抓地力:10/10
作为一双外场鞋,肯定要在鞋底上下点功夫,鞋底上马牌的标志清晰可见。我真的很难找到一双能在抓地力上和adidas ball 365 low媲美的球鞋了。鞋底鲨鱼齿鞋纹能在启动时提供很好的抓地力,即使是在遍布尘土的油漆地面,每一次鞋底的摩擦声都吱吱作响。整个鞋底很厚实,大底纹路很深,几何造型的纹路没有任何死角。
经过五六次,总计十余小时实战,对鞋子还是除了满意,更多是一种超出预期的惊喜,从刚开始略微压脚背的嫌弃,到鞋面在实战中舒适度提高,鞋底反馈不断的加强,你在穿着过程中越来越感觉的到彼此之间的磨合,恰到好处的缓震,沟壑纵横的外底,外场之王的名头并不只是徒有虚名。
综合来说,这双adidas Ball 365 Low是外场实战的绝佳选择,除了亮眼的配色以及流畅的鞋身,这双鞋的缓震和性能都会让你在实战过后庆幸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