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米切尔2代的整体包裹感还是很棒的,在拉紧鞋带之后,球鞋整体的包裹体验非常紧实。对比一代来说,2代对于高脚背的压迫感要降低了不少,在穿脱的时候明显更为方便。与此同时,还有两个非常直观的包裹对比。
首先就是鞋楦宽度,1代的鞋楦其实非常宽,堪称宽脚朋友的必备良鞋,但是2代的鞋楦明显窄了不少,我在初上脚的时候就觉得两侧非常挤。
其次就是后跟的包裹,1代因为两个鹅蛋填充的位置略显尴尬,同时在多次穿着之后,后跟的海绵会被挤实,从而会出现不跟脚的状况。而2代的整体造型从低帮变成了高帮,最显著的提升就是后跟的锁定。
拉紧鞋带后,后跟的锁定非常出色,完全不用担心不跟脚的情况出现。然而整双鞋在包裹性能上有一个略显尴尬的情况出现:鞋身中后段会有点空。
这个可以说是4组鞋带扣设计的一个弊端,在第三组和第四组之后的间隔过大,使得在前掌和后掌的包裹都非常极致的状态下,鞋身中后段略有不足。
总的来说这双鞋的包裹对比一代是稳中有升的,支撑方面也是不遑多让。
侧向移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鞋面的强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没有出现过分的形变,在做一些变向动作的时候鞋面也是完全可以撑得住脚的强度,对比一代差别不大。
中底
虽然还是全掌的BOUNCE,但是2代的中底体验和1代至少从我来看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体验。一代的前掌非常薄,场地感十足,但是像胖子那种人就会觉得,前掌太薄了,起跳落地的时候会觉得不太舒服。那我这种人就非常喜欢那种体验。
那换到2代的身上,前掌明显是变厚了,虽然球鞋整体还是前低后高的一个造型,但是前掌的贴地感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
虽然BOUNCE的中底不至于说启动拖沓,但是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反馈感。
从我的角度来看,它的前掌既没有极致轻薄的场地感,也没有明显的助推反馈感,所以它可能既不适合追求场地感的速度型后卫,也不适合追求反馈的暴力跳跳男。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略显中庸的前掌体验反而适合了更多的人。
后掌方面脚感要比1代更硬更韧一些,整体的缓震体验还是可以的,毕竟脚感不等于缓震,脚感不软不等于缓震不好,除了大体重的内线朋友我觉得都是可以Hold住的。
抗扭方面我觉得差强人意吧,情况和Freak2类似,因为中外底造型的原因使得对折的时候似乎出现了一个大面积的形变,不过左右的抗扭力还是不错的。在实战当中,不论是转身动作还是变向突破,球鞋给予脚的支撑还是很到位的。
外底
米切尔2代的抓地表现在室内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是没有出现打滑的现象。这双米切尔2的外底橡胶偏软,会觉得黏在了地板上,这样一来抓地表现是很出色的。
但是也正因如此,这双鞋的耐磨不太过关,打了两场球,出街穿了两天,外底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起毛现象了。如果你对于它还想像米切尔1一样,当做一双水泥地神器,怕会是略显失望了。
防侧翻方面,开箱的时候也说过,一代那种超宽超夸张的延伸不见了,平心而论防侧翻性能确实不够那么变态了。不过因为重心偏低,同时外底也有着一定的延伸,总体的防侧翻属性还是及格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