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浅谈乒乓球直板削球技术[历史回眸]

2020-03-12 14:07:42  阅读[234]
导读: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弧圈球的普遍运用,对以削为主的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削球要发展,必须在转、稳、低、攻几方面下功夫,要以强烈的下旋辅以不转,即手法相似而转与不转的差距很大,这样,削球才易掌握主动。而稳和低的运用,则是削球的基础。
削球类打法是欧洲横拍的传统打法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乒坛史上,较之快攻打法和其他打法还要早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欧洲已从木拍向胶皮拍过渡。由于工具的改进,使得拍对球的摩擦力有了增强,促进了削球技术的提高。在球台较窄(宽度为4英尺8寸),球网较高(高度为6英寸半)的有利条件下,削球打法很快地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如一九三一年取得世界男子单打冠军的匈牙利选手沙巴多斯,就是一个以削为主的好手。

早期的削球打法是防守稳固,不易失误,但缺乏攻击能力,得分也难。因而在世界比赛中,出现了长时间的“马拉松”式的对磨战,妨碍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一九三七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对球台的高度,球网的高度作了适当的修改(即目前的标准),并规定了比赛时间。这些,都利于促进攻球技术的提高。到了三十年代的中,后期,就逐步出现了一些攻守结合以攻为主的打法。如善于正手攻球的捷克斯洛伐克选手瓦纳等,就是这种打法的代表。

浅谈乒乓球直板削球技术[历史回眸]图1

进入六十年代以后,进攻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中国快攻打法作为一支新兴力量进入世界乒坛,同时日本选手也创造了具有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技术。在亚洲直拍强大的攻势冲击下,使欧洲横拍削球打法受到严重考验,是克服困难,坚持下去;还是弃守为攻,另走新路?曾经成为当时议论的课题。

在此期间,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国直,横拍削球选手,却相继出现在世界乒坛。张燮林的稳削结合反攻打法,王志良的转与不转削球结合反攻的打法,林慧卿,郑敏之的中近台逼角削球结合反攻的打法等,在第二十七届,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引起了国际乒乓球界的震惊,对许多以削球为主打法的运动员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

我国直,横拍削球选手,通过长期地与传统的快攻打法和新兴的弧圈打法的磨炼而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不仅练成了扎实的防守基础,同时又提高了适应各种打法的能力,在严密防守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技术特点使用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来控制对方,伺机反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独特风格。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进攻和防守这一对基本矛盾,从来都是在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当进攻适应了防守的技术,而防守适应不了进攻的速度(力量或旋转),进攻就取得主动。反之,当防守适应了进攻的技术,而进攻适应不了防守的变化(旋转,落点和反攻),防守就取得主动。一九七三年在斯堪的纳维亚国际乒乓球比赛中,我国年轻选手陆元盛战胜瑞典著名选手本格森;一九七四年在北京举行的五国友好邀请赛中,日本以削为主的选手古川敏明,也战胜了本格森,都是防守取得主动的生动战例。

浅谈乒乓球直板削球技术[历史回眸]图2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弧圈球的普遍运用,对以削为主的打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削球要发展,必须在转,稳,低,攻几方面下功夫,要以强烈的下旋辅以不转,即手法相似而转与不转的差距很大,这样,削球才易掌握主动。而稳和低的运用,则是削球的基础。在稳低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对手,加强落点控制,才有利于争取主动。进攻是削球打法必不可少的技术,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进攻与转稳低相配合,可起相辅相成的作用。以上是削球运动员的一些共同体验。但进攻和防守这二者之间,在比赛中如何正确运用,则必须始终予以注意。

运用不当,就会表现为忽“左”忽“右”,一会儿冒险乱博,脱离自己的风格;一会儿又保险求稳,一板不攻,陷入被动。因此,攻防关系的处理,不仅要在技术方面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方面下功夫。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坚持既定的技术风格。

总之,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削球必须比以往更加注意旋转变化,落点控制和加强反攻。要在学习老一代运动员优点的前提下,努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