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球友在打乒乓球球拉球正手拉弧圈球时为什么球的前冲性不强?这样的问题在业余中比较具有普遍性技术问题。
1.通俗来讲就是习惯“抡”着胳膊拉,力点都在肩部或者大臂。
2.引拍的幅度不够。
3.发力时没有蹬腿的动作。
解决方法:
第一,对于拉球这种进攻技术,作为直板选手来讲,我们强调发力一定要从脚下通过腿,腰,大臂,前臂最终传递到手腕和手指,这样才能做到“力贯板头”。光到大臂发力,那拉过去的球不管是前冲还是高吊,效果都不会太好,所以一定要加强收前臂以及手腕手指的运用,特别是手腕,由于向前与向上的发力方向是不同的,像示范者这样平时用的不多的球友可以在徒手动作中多加体会。发力方向向前,球的前冲性会更强。
第二,在准备拉球时,手臂一定要有一个摆动的过程来确保保持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之间有足够的距离,这样才能充分发力。同时,在引拍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来球情况保证击球点不能离自己身体(以中轴中心线为准)太原或太近。太远就容易“抡”大臂,太近又会使胳膊与身体过于加紧,也不能充分实现引拍。
第三,示范者在拉球时的重心却是下去了,而且比较稳,两脚间距也保持的很合理,但是他在发力时并没有“蹬腿”的动作,这也就是让腿和腰之间失去了力量的传到过程,而且不蹬腿就容易使他更多向上发力,出球的前冲性自然也就小了,所以加强“蹬腿”的意识也很重要。
技术延伸:
一些球友在拉球时,食指发力比较大,抠板抠的比较死,这样虽然能够保证拍形的稳定,但如果下一板对方防守到其反手位,那么反手再回球时就容易撅着了,所以我们在击球时,食指和中指的发力要配合分配,尤其是在拉球时,手指发力过猛会影响手腕的灵活性,从而降低出球和正反手转换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