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友虽然勤学苦练,看视频,看教程,勤学苦练,模仿各种弧圈动作,用尽所有力气,球还是不转,不快,失误高,击球前没信心,甚至因此想放弃乒乓,为什么呢?很多人没有掌握其中的道理,不得其法,所以才事倍功半。
一,鞭打式发力
不少球友看了很多视频教程,还是一直没有找到鞭子到底在哪儿,如何鞭打式发力,什么又是集中发力。
首先,我们先把自己的身体想成一个三节棍,两肩之间算第一节,大臂算第二节,小臂手腕以及球拍算作第三节。拉弧圈球时上肢的动作框架就是这样的,大臂和小臂充分放松,转腰引起肩膀转动,带动大臂和小臂一起跟着向前上方甩动,在球拍达到击球点时,大臂突然制动,把小臂向前上方甩出去,象鞭稍一样抽打在球上,这就是所谓的鞭打式发力,肩膀是鞭杆,大臂是鞭子,小臂是鞭稍。我还是习惯三节棍的比喻,朋友们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手腕也会固定的好一些。
球友可以参考下图,按照这个说法自己甩甩试试,应该可以找到鞭打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运动过程是在大小臂的甩动上叠加了一个小臂以肘部为轴的转动,而击球点恰恰在叠加的转动的起始点,所以球拍的速度不是最大值,加速度不好判断,但我认为也不是。
为什么不等速度最大的时候再击球?发力拉球的时候,小臂处于最大收缩力量之下,一来,我们很难找到速度最大值点,并且,确保在这个点击打到球,再者,对球的控制也很难实现。现在选择的击球点,相对更容易控制,应该是综合平衡之后的结果。
二,迎前
一些高手,教练们总是反复的强调拉好弧圈球要迎前,迎前,再迎前。
迎前其实就是把来自腿腰的力量和上肢的力量结合起来。这两个力量,如果没有结合起来,各做各的,动作再大,也是浪费力气—这就是人们说的发力不协调。把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人们常讲的发力集中,把所有的力量调动起来,协调一致的集中作用在乒乓球上。
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如果手臂不用力,是不是可以打球?如何发力?
当然可以,我们猛地转一下腰,就可以带动刚才说的“三节棍”甩动起来打球。那么腿呢?如何把腿的力量传递到球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球时要有重心转移了。用腿的力量带动身体重心向来球的方向转移,这样也可以带动“三节棍”甩动起来打球。
这些话说起来有些啰嗦,不过,动作并不复杂。
在击球之前,要蹬腿转腰,用身体带动整条手臂和拍子往击球点迎过去。
腿腰的迎前发力,不在于动作的大小,而是力量必须正确的传递,达到发力集中,这个有点儿难度,需要反复练习揣摩。做好的话,不但力量比单纯用胳膊抡着打球大很多,也可以体会到用身体打球的感觉,球也容易控制。
迎前的方向必须跟击球方向一致,否则就浪费了力气。
手臂不需要发力,尽量放松即可,尤其是手腕和肘部。需要注意,大小臂都伸展开,力臂较长,甩出的力量大;夹大臂容易控制动作,但是力臂短,击球力量小。
拍形立起来一些,比较容易打到球,不容易漏球。
迎前的力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不是。
单纯从动作的结果来看,在迎前过程的末期,到达击球点,乒乓球撞进胶皮中,引起胶皮和底板变形,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如果你想拉薄摩擦,只需要把球撞进胶皮即可,力量较小即可;如果你是撞摩式弧圈球,力量可以适当大一些。还有,力量大小,还和胶皮,底板的性能有关,这些都需要在练习中反复调整体会。
三,打摩
击球过程中,一般标准的动作是手腕快速压拍(也称为打摩)和快速收小臂。
快速压拍,会造成胶皮进一步摩擦挤压乒乓球,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吃住球,二是调整弧线。
先说吃住球,也称为咬住球,就是人们常说的让球在球拍上多停一会。虽然,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测试出具体触拍时间有多长。我们要知道的是,球在胶皮上停留的时间越长,摩擦就更充分,拉出来的球越转。
有些球友找不到吃住球的感觉,我建议先检查动作和发力是不是都对,再不行,就借只纯木或者五夹胶皮较软的拍子试试。
再说说调整弧线,压拍之后拍形的方向和之后快速收小臂的方向共同影响了对乒乓球施加摩擦力的方向,所以打摩可以调整弧线。
打摩的动作可以参考湿父的讲解,多注意拍形角度和拍头方向。打摩是比较高级的动作,开始可以先忽略,熟练了再加上。
有些业余球友把打摩的动作变成触球瞬间顶一下拍子,或是用力抓一下拍柄,这样做也有一些效果,可以等熟练了之后再练习更为精准控制和调整。
四,快速收小臂
就是吃住球后向前上方收小臂挥动球拍,通过胶皮的摩擦,引起乒乓球的平移和旋转。同时,随着底板和胶皮的反弹恢复,乒乓球会在胶皮上滚动一段儿距离,形成由深到浅的轨迹。
收小臂的力量,直接影响出球质量,越大越好。
打球时,在触球之前绝对不能收小臂,要在吃住球之后,小臂再加速快收。
击球后,球拍因为惯性挥出,然后制动。乒乓球脱拍,继续转动着向前的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