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后来居上-Babolat Pure Drive网球拍的故事

2018-12-08 15:23:18  阅读[841]
导读:事实上,在网球拍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球拍,恰恰相反,优秀的球拍多到让你无从下手,而Babolat在Pure Drive上面的巨大投入所起到的加速作用甚至超过了球拍本身。除了充满想象力的Woofer, Cortex and GT科技之外,Babolat在代言球星上面下的功夫也是非常之大,很多网球巨星,所使用的球拍都是Pure Drive。
在之前的球拍故事中,我曾经将Babolat Pure Drive和Babolat Pure Control做过对比,并且表明了我对这款Babolat家中流砥柱的不待见。尽管如此,却没有人能够否定这款球拍史上销量最高的网球拍所取得的巨大成功。Babolat Pure Drive可能是最后一篇关于Babolat球拍的故事,鉴于Babolat又是如今最为年轻的网球拍成功制造商,如果你愿意,可以将其理解为“后来居上”。

后来居上-Babolat Pure Drive网球拍的故事

官方认为,是创新让Babolat和其旗下的Pure Drive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过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Babolat在木拍时代和碳纤维黄金10年的1980年代的缺失。我曾经提到过,1990年代初,很多具有远见卓识的球拍制造商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传统如Wilson,也推出了与之前风格迥异的95拍面与弧形拍框的经典系列球拍。而以Kneissl为例的很多墨守成规的生产商则因为保守而亲手将自己掩埋。Babolat选择在这个关键的时机开始从球线生产商向球拍制造商过渡,并且因为其脱离传统思维束缚的思维大胆创新。

当时的Babolat直接大胆的推出了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黄金组合的100拍面,300g重量,16×19的开放线床以及更高的硬度。这事实上是超前的完美迎合了作为现代网球技术发展方向的高容错,快节奏,强上旋和重力量。保险起见,Babolat也推出了Pure Control和Pure Power系列来分摊市场风险,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但这恰恰反映了Babolat品牌面面俱到的风格,而再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的话,曾经如此激进设计的BabolatPure Drive竟让人觉得如此中规中矩。

事实上,在网球拍市场上从来都不缺少优秀的球拍,恰恰相反,优秀的球拍多到让你无从下手,而Babolat在Pure Drive上面的巨大投入所起到的加速作用甚至超过了球拍本身。除了充满想象力的Woofer, Cortex and GT科技之外,Babolat在代言球星上面下的功夫也是非常之大,从1998年法网冠军卡洛斯·莫亚开始,然后是美国大炮安迪·罗迪克,甚至于中国网球的骄傲,金花李娜等等,此外,就连纳达尔,在其专属的APD诞生之前,所使用的球拍都是Pure Drive。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真正产生了促进作用的科技应该只有早期的Woofer,而Cortex技术甚至不被职业球员所接受,而只能在市售版本上面做噱头。

以下是Babolat Pure Drvie更新换代的小结:
1994年,Babolat推出了以elliptic design 为特征的第一代PD;
1997年,Babolat 仅在欧洲市场上推出了第二代PD,这一代仅仅在涂装上与第一代有所区别;
1998年,Babolat推出了纪念版,庆祝卡洛斯·莫亚夺得法网冠军,并且在同年推出了增加了Woofer技术的第三代PD;
2001年,Babolat推出了第四代的TEAM版本,与上一版仅在涂装上有所区别;
2003年, Babolat 更换了LOGO,又推出了仅更换涂装的第五代PD;
2006年,Babolat 推出了增加Cortex鸡肋技术的第六代PD;
2009年,Babolat推出了增加了GT技术的第七代PD;
2012年,Babolat 升级了Cortex Active技术,推出了第八代PD;
2015年,Babolat 将Woofer技术升级为所谓的FSI,推出了第九代PD;
2018年,Babolat采用FSI力量技术重组了球拍线床,并且采用一种粘弹性橡胶对其Cortex减震技术进行了更新,推出了最新一代PD。

鉴于Babolat Pure Drive在销售业绩方面的无与伦比,Babolat将其停产甚至更名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在这个故事中,我赞叹于Babolat的锐意创新和PD的销售业绩,可即便如此,如果简单的将一种商业策略的成功与一把球拍的成功完全等同的话,我觉的是有失偏颇的。

而之所以将这个故事命名为“后来居上”,主要是因为这基本上将是我所讲述的最后一个有关于Babolat球拍的故事,至于是不是真正的“居上”,则是智者见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