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飞电2Challenger二十二公里跑步感受图1
飞电2Challenger二十二公里跑步感受缩略图1

飞电2Challenger二十二公里跑步感受

2023-05-01  阅读[12] 跑步装备
飞电2Challenger,这双鞋首先要夸的是品控比Elite好多了,无论是外观上还是功能性上。没有溢胶,没有上色失误,没有单只中底左右不平衡,两只鞋的重量也一模一样。

脚感上比Elite要温和,泡棉调教稍软,同时由于中底内部挖孔变少,"等效气垫"也少了,再加上后跟区域没有碳板,感受上反馈速度会比Elite慢一点,但缓震体验比Elite好不少。加宽一些的平坦后跟也更稳定。

前掌翘起高度更低,跖枕形状更平坦,碳板刚度也更低一些。跑动时可以感觉到相对前掌落地跑者的速度增益没有Elite那么高。但对中足或后跟落地的跑者来说,几乎不需要调整,上脚就能适应。同时更温和的跖枕形状带来了更高的弯道稳定性,拿这双鞋在田径场兜圈比Elite好穿不少。GCU外底抓地优秀,耐磨可靠,厚度还相对Elite加厚了0.3mm。就中底和外底来说水平很高,是一双舒服的训练鞋鞋底,或者是一双门槛低但性能很不错的竞速鞋鞋底。

其他方面,比如鞋带,鞋垫等基本与Elite一致,不重复谈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Elite的那片微博。

优点说完了,接下来谈一谈缺点。一般来说,体验总结的里程数越短,代表鞋子的毛病越大,我越不能容忍。

首先是鞋楦严重偏长。我的脚长是265/266mm,购买的Challenger也是265mm内长。但实际穿着效果你们也可以看到,脚趾前方起码有15-20mm左右的空余。也就是说,标42码265mm内长的鞋起码有44码280mm以上的内长。

同时鞋舌位置又相比Elite更大更靠前,较硬的mono纱鞋面没有什么延展性,带来的问题就是前掌弯折时,mono纱鞋面产生褶皱,压迫脚背造成卡脚。

后跟的港宝比Elite硬,但锁定效果更差,走路时还好,跑动时只要一提速百分百后跟滑脱,几乎可以称为设计事故。这是几方面因素同时引起的:港宝高度低,填充位置高度低且填充量少。胜利17和Pegasus Turbo2这两双也是后跟锁定有问题的鞋。港宝位置低是胜利17犯的错,但胜利17起码填充丰厚;这种形状且量少的薄填充方案是Pegasus Turbo2上犯的错误,但Turbo2起码港宝位置高。Chanllenger在后跟设计上同时致敬两位前辈的失误,在加上内长偏长,让穿袜子时这双鞋的后跟锁定比人字拖强不到哪儿去。

鞋身内层部分区域有透明材料补强,材料的止滑性好的有些过份,本意可能是让脚不会相对于鞋身发生滑动,但实际穿着时,这些材料会黏住袜子,让袜子相对脚往后滑动—最后穿进去的时候,脚尖部分的袜子绷得很紧,对脚趾的压力很大。

我试过好几种袜子,长袜,短袜,船袜,厚袜,薄袜,各品牌各系列的跑步袜,甚至是篮球的精英袜。都没能弥补Challenger在鞋面上设计的失误。最后发现光脚穿着效果最好——前掌弯折时卡脚现象减弱,后跟填充锁定位置卡得刚好,摩擦力也比穿袜子时要大,基本不会掉后跟,也没有袜子顶脚尖的问题。但我本身出汗量稍大,不穿袜子长距离地使用路跑鞋后果就是鞋身里堆积一大滩汗水。

我打算重新购买一双Challenger,但对尺码选择开始纠结—如果选稍大一些,固然可以解决前掌弯折卡脚的现象,但后跟锁定只会更糟。如果码数稍小,包裹锁定会更好,但前掌卡脚现象无疑会加重。

总结一下,Challenger的外底和中底设计很优秀,有提速作用的同时门槛不高,稳定性尤其是弯道稳定性强于Elite。但鞋面和鞋楦设计是在糟糕,车祸现场级别的糟糕。同时李宁的发售策略又加剧了这种问题——只有极少几个城市的幸运儿有去门店尝试鞋码的机会。第一批网购用户只能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和邮费去不停地更换尺码,说不定最后还会发现没有一个尺码的Challenger适合自己。

Underdog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