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学者,我们都知道,一般的搓下旋,都是借力击球,只要板型控制好,即使不主动摩擦,都可以轻松把球接过去。搓下旋转球可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地借力击球。能主动摩擦进行加转,与借力关系就不大了,但是能通过板型,轻轻一碰,就把球接过去(摆短接球借力最明显),为自己创造很多机会。
接下来以我个人为例,我也曾走入过总也主动发力的误区,谁叫咱年轻呢,身大力不亏,再加上专业地刻苦训练,可以说只要是出台球,不管下旋有多强,都可以轻松冲过去,注意是冲,不是拉。也是自己曾经太过注重单板质量的结果。
有一老年球友,不会拉弧圈,靠一手好搓球,一手不太成熟的快攻,和一手有点功力的攻弧圈,经常在比赛中,爆冷击败很多当地业余的二流高手,在前几年我也经常输给他,输得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总结了几次,我发现就是自己技术选择的问题,总是想一板冲死对方的强下旋,不是冲不上,也经常能轻松冲上,但是对方手腕上还是有一定的功夫,搓球旋转变还是很多的。偶尔稍状态不好,失误几个球,一局就输了,其实不是对方赢了自己,是自己输给了自己。作为业余选手,去冲那板很强旋转的下旋,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再加上弧线低,或者位置不合适,失误就在所难免。后来我学坏了,太转的球,我借力搓一板,说是搓,更准确说就是托一板,借力把球送过去,对方只要再搓,很难加上太强的旋转。我毫不犹豫地侧身冲或者扑正手去冲,这难度就降低不少,而且上台率明显提升。这两年,这个球友基本很少再邀我打球了,我能边开着玩笑边打他个几分球。
以上,我有点夸张地谈论了借力击球,其实,这几年,我无论是进攻,防守还是相持都有一定的提升,与轻松胜他也有很大关系。
我先简单地和大家聊了搓中借力击球,改变击球节奏,为自己赢得抢攻机会的一个案例,不能说有多高的技术细节,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技巧,我这种技巧不够专业,但和专业选手打削球,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大家可以看看丁宁打削球视频,虽然她打得不好,但是那专业套路还是给我们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