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打乒乓球如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动作结构

2019-08-05 10:48:23  阅读[72]
导读:攻球需要找寻适合你的动作结构,拨球需要,拉球需要,挑打需要,任何技术都需要。一旦找寻出适合你的动作结构,就不要轻易地改变,哪怕是别人说三道四,哪怕是动作不好看,只要是你击打过去的球上台率高,威胁大,你感觉到心里面有底非常顺畅就行。
千人千模样,万人万思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打乒乓球同样也是这样,由于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由于人的身体结构不同,包括高矮,胖瘦,手臂长短,手的大小等都不同,在学打乒乓球的时候,即使是一个老师教的,其动作也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正手近台攻和反手拨,六七个学生同时跟着一个老师练,同时接受一个老师指导,从初练到熟练,学生动作或多或少都有差别,有的转腰转的大一些,有的收小臂收的过一些,有的重心比较低,有的稍高一些,有的步子叉开的大一点,有的小一些等等千差万别,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

有些学生就问了,老师你不是说近台正手攻收拍收到眉心处最好吗?为什么那个同学收到了左眼的位置甚至还偏左,他这样的动作是不是错了?

打乒乓球如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动作结构

我的回答非常肯定,那就是没有错,只要是你正手攻球大的原则,大的要领没有问题,小细节可以忽略不计,前提是你在近台正手攻的时候有蹬转收的动作,攻球的时候感觉到舒服,顺畅,能够发上力,攻过去的球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就行,王皓的正手攻几乎没有收前臂的动作,你能说王皓的正手攻有问题?

这样说也许聪明的球友立即就明白了,无论学练乒乓球的哪项技术,切忌教条,切忌钻死牛角,我们学的是原理,是要领,是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比方反手拧拉台内下旋球,我认为樊振东,张继科,方博三人是最好的,但是三人的拧拉手法,身法和步法却是差别大了,樊振东的肘比肩高的确有他的科学性,可是他这样的身法是从小就这样练的,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舒服,他才感觉到靠谱,千锤百炼动作已经定型,想改也改不了,而张继科的拧拉却是主要靠出众的腕力,他的拧拉几乎没有侧拧的动作,就是靠球拍瞬间的摆速大大超过来球下旋的速度而拧拉起来的,而方博的拧拉却更像是直接拉出台球,拧过去的球速度极快,弧线极低。

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你在学练某项技术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模仿动作像不像,即便是你所学的对象是马龙,仍然不要去追求动作像不像,而是在理解,体悟出他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发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你的身体特点,根据你的优长劣短,努力找寻适合你的动作结构。比方拉下旋球,如果你的腕力大,不妨你就多用些手腕,如果你的腿部力量出众,不妨你在引拍的时候双膝弯曲一些,在拉球的时候腿部向上多用点力,如果你的手腕比较灵活,不妨就在板形上多做些文章。

一旦找寻出适合你的动作结构,就不要轻易地改变,哪怕是别人说三道四,哪怕是动作不好看,只要是你击打过去的球上台率高,威胁大,你感觉到心里面有底非常顺畅就行。

攻球需要找寻适合你的动作结构,拨球需要,拉球需要,挑打需要,任何技术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