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它的各种战术打法也随之成熟。
最初的足球比赛技战术的运用,与比赛规则都比较简单,没有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只要拿到球就往前踢,那时不懂组织进攻与防守,所以也就没什么阵型可言。
到了186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足球协会,并订定足球规则,同时也由于足球运动的发展,技术也提高了许多,场上也出现相互传球及分工合作,足球比赛原始阵型便产生了。
谈到“第二前锋”成长的故事,我们需要先知道在现代足球中前锋的重要性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回收一名前锋,看似削弱了锋线的实力,实则是收回拳头,以寻求增加再次出击的威力。
第二前锋(影子前锋)介于前锋和前腰之间,负责抢第二落点,穿插跑位,吸引防守,必要时候回中场接球——你必须知道的菲尔米诺很好的做到了这些。
很明显一名足球运动员不能简单地只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必须有一个人在运动进攻中负责连接,穿梭于后场和中场,负责进球,创造机会和偶尔的参与防守。
然而,在早期这项运动只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热情,最初足球阵型从1-1-9开始演进,到了1925年由于足球规则修改,而出现WM(3-2-2-3)阵型,这个阵型为当时英国足球阵型之父查普曼所创。 从此足球运动进入现代时代,不断演进及改变。
WM阵型的优点是场上队员分工明确,队员位置排列清楚,攻,守力量相当均衡,防守活动较为平均。 这个队形加强了防守,尤其是加强了门前危险区域的防守。 它是由中后卫直接盯住对方的中锋,而且也缩短了后卫之间防守距离。
到了50年代后期, 巴西队吸取了1954年失败的教训,研究了匈牙利人堕后中锋阵型的打法,同时改变了3个后卫防守的弱点,把一前锋拉回,变成两个中锋,加强了门前区域防守,同时两边后卫盯死两个边锋,成功地解决了攻防区域的要害问题,这便形成巴西人创造的4-2-4阵型, 巴西队用此队形在1958年世界杯勇夺冠军。
随着足球技术运用不断提高,足球阵型也随着改进演变。 在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足球阵型演变最大。 60年代初,世界各国都在研究防守战术,在以后十几年中,重视防守又成为主导阵型的一种趋势。
4-3-3阵型虽然锋线上人数减少了,但实际上,两个边后卫,和两个边卫,都扮演了前锋的角色,因为中卫或后卫队员,实际是隐藏的第二批攻击球门的人员,他们几乎成了最有利的得分球员。
4-4-2阵型(又名为4-1-2-1-2 或4-3-1-2)对中场作出了调整。这个阵型十分依赖攻击型中场,这个位置被当作球队的核心,胜任这个位置的球员通常需要具有更多的自由,同时还要求比组织后卫更加有创造力,他可以“打乱”阵容安排,并且在进攻区域灵活换位。
讲到这,我们就可以明白有关“第二前锋”的概念来自于传统的4-4-2阵型,四个后卫成为常态,很多球队会建立一套阵容体系,而聪明的二前锋会为另一个前锋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就像1970年世界杯上托斯唐和贝利那样)。
足球运动经历几次攻守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使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等因素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整体,全面型打法出现,对中场的争夺显得更重要了。
中场人数增加,在后卫线前,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屏障,它能阻绝对方在中场所组织的攻势,又能阻挡对方在罚球区前对球门所造成的威胁。队员场上机动性高, 前锋人数减少了,但他们活动空间却加大了。
第二前锋对嗅觉的要求很高,也许他经常助攻,也许他经常打进关键性进球,但是他并不是进攻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位置上就够了。
菲尔米诺的智慧和职业道德帮助他结合了托斯唐的优点,在无球时做好高位逼抢积极防守,在利物浦控球时转换为创造机会的进攻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