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属于羽毛球狂热爱好者,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羽毛球,从木杆拍打到现在的纳米技术。真真正正的打羽毛球也有12年的时间了,不过一直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除了一身的蛮力之外,技术不算细腻,平时为了改进,还特地在家里安了一面高2米宽1米的全身镜,然后站在镜子面前练动作,一边练一边对着比赛的录像来更正自己的动作。
废话就少说了。从快递公司手中接过包裹后,迫不及待的撕开包装拿出拍子,拿到手后的第一感觉:是不是ARC-10的孪生兄弟?空拍挥了几下,很重,那感觉就像《神雕侠侣》里杨过手中的玄铁重剑,很容易激起人们劈杀的欲望。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中午一下班就飞车80公里(用时一小时零五分)赶到广州,由于以前一直帮我拉线的专业穿线师被召往苏杯现场备战了,只好找另一位相熟的拉线师,考虑良久,在YY的BG8065TI和SEN的玉米线之间犹豫了好一阵,最终还是决定上玉米线,因为我对这种线最熟悉,在我所拥有的球拍中,除了NS7000(BG80)和胜利的BC09(65TI)外,所有的球拍全是拉的玉米线。LN的资料上说它的国家队系列轻易可上30磅,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是第一次用LN的球拍,最终还是没舍得下重手,就照旧拉了24-25磅。20分钟后,抓过拉好的球拍又飞了一次车赶回家。晚上7:30分,准时出现在球馆,约好的球友已经在等着看新奇了。
拿出N50羽毛球拍,先是挥了几下,感觉很沉重的样子,破风的声音并不尖锐而显得较为沉闷。手胶我照自己的习惯用了两条JEEREE的薄胶,平衡点没仔细测量,大概是在287左右。好了,球友也做好了热身,拿着球过来,照旧的拉高远球舒展筋骨,由于是刚开始热身,而且应该是还没适应这枝球拍,第一下没击准,球只是回到对面的中半场,跟着连续两下都是这样没打到甜区,球友见状,回球的时候就有意把球再往上拉高,这下子,有了充分的时间完成引拍的动作,我使出了十足的力气,这次击球的响声很清脆很响亮,球也飞出了底线差不多两米远…….对拉了有七八分钟左右,感觉是开始上手了,发力需要的时间也缩短到平时的正常状态了,就开始正式的战斗,由于都是业余的,水平体力有限,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打双打的,只有在人数不足时才打一打单打。与往常一样,我在后场主攻(前面说过本人细腻技术不行,但一身的蛮力,喜欢在后场进攻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我的搭档跟我一起打男双有两三年时间了,彼此熟悉,配合也好,很会在网前创造机会让我起手进攻,由于我俩水平比对面高,比赛很快就结束了第一场。在这场比赛中,我在后场杀球17次,网前扑杀9次,中前场的平抽挡没数。
得出如下结论:杀球最爽,17次杀球之中,对手仅防起2次,自己失误2次,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由于平时都是一起打球,彼此之间的球路都很熟悉了,不是那么容易就攻死对方的;网前的扑杀只有2次得分,其余的不是扑下网就是出底线了;平抽挡的时候最苦最累,以前打的都是TI10(二,三代),亮剑BS09等的轻拍,守网前的时候很轻松,现在换了一把大杀器,完全没了以往的那种速度,再加上网前技术不是我的特长,所以失误就越加多了。此外,用这把球拍还有一个好处,后场球相对很轻松,即使是被动情况下的侧身正手也基本能次次回到对方的底线位置。
在场边休息的时候,我把N50羽毛球拍和它的“孪生兄弟”——ARC10并排摆在地上,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N50是属于杆加长类型的球拍,而且,它比弓十要长上一点,大概是3-4毫米的样子,两枝球拍的配色基本一样,但仔细看上去,YY的做工要比LN的好,毕竟是老品牌了,技术上要成熟得多,这主要表现在球拍的配色和漆工上,YY的要显得略为柔和圆润。
球友们也轮番拿去体验了一番(我的这枝N50球拍是本人所在城市的第一枝LN,新鲜货色),得出的评价大概一致:绝对的进攻利器,但是太重,不适合中前场的快速平抽挡。随后又用N50上场战斗了两回合,总共就用它打了三场球,已经觉得手腕疼痛而不得不换上更轻的BS09。看来要运用好这把大斧需要的是更强的腕力和体力,以后还得加强锻炼,争取早日真正的驾驭它,用它在场上大杀四方。
如果说BS09是一把优雅的利剑而ARC-10是一把人人拉得开射得准的弓箭的话,N50则是一把开山劈石的大斧。当你拿着它进攻的时候,心里千万不要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尽情的用这把利斧劈开对方的防线而夺取属于自己的胜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