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清晰
这应该是所有上脚过VG系列球鞋的第一感受,脚踩进去的第一时间,中底内部的防滑纹路就能清晰感受到,而没有了传统鞋垫以后脚掌与中底的接触更加直接,脚步移动时能更清晰的感受到踩在地上的感觉和力量反馈。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这也让它相对于传统球鞋来讲开始试穿时会感觉没有那么柔和。需要几场球去习惯,在刚穿VG1时,打完球会感觉前脚掌有点累。但习惯了VG1现在再穿VG11时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打个简单的比方这种清晰的反馈就像是手动挡的汽车,能让你感觉有更好的操控感。当然也有人喜欢自动档的无感省力。
超强包裹感
VG11用的楦型是U2.5标准楦型,再加上中底的侧墙延展,鞋面相比VG1和9200等竞赛型球鞋最大的不同就是鞋面比较柔软,鞋带绑紧以后,会有一种非常强的包裹感,几乎除了脚前后留下的缓冲空间外,其他地方都被包裹覆盖,会让人感觉有不同的舒适感。
贴脚与缓震
先普及一个足弓的概念,足弓在人体结构中有重要作用,换算到羽毛球中就是足弓自身对羽毛球的缓震和启动提供着保护与能量。这一点如果想研究的深的朋友可自行度娘。
简单来说,内置中底仿照人体正常足弓的位置都做了凸起,官方说是"人体工程学"会保护足弓,但这一点从是从打球中无法区分出效果的。
但在足弓与鞋子会产生空隙的位置做了突出的隆起。这一点让脚会让脚感觉非常贴合中底,对脚部的支撑有比较好的效果,虽然传统球鞋也会有这样的设计,但是这种中底鞋垫合一的能够做的更极致。让正常足弓的人与中底的接触面更贴合更大,相对来说会让足弓得到支撑和保护。
不过这样极致的设计对于正常足弓的人来说非常友好,但对于扁平足(低足弓)的人来说则不太适合。因为传统球鞋对于非正常足弓的人来说都可以通过换特制鞋垫解决。但对于内置中底的鞋子来说更换鞋垫显然会影响体验。只能等之后这个系列的发展看看是否有特殊足弓型的内置中底来解决。
在缓震方面,尤其是鞋跟处的缓震材料是肉眼可见的,用手指按压能清晰感觉到弹性反馈,感觉扎实。前脚掌足弓横弓部分也有缓震材料加强,总的来说内置中底的缓震与贴脚方面表现优秀。
抗扭与侧翻
在内置中底这一羽球鞋新方向而言,中底与大底分离之后抗扭与侧翻是让人比较关心的一个方面。抗扭不用走上球场能够从一些基本的手RUA一下有个大概感受出来,总体来说,我觉得VG11的抗扭是过关的,只是鞋面为了更加包裹整体变得柔软,从而鞋面的支撑性相对于有大面积合成革的VG1来说支撑性会有所下降。
对于侧翻是一个不好把握的感觉,但是并没有大家所担心的会出现中底在鞋子内部滑动的情况,无论是VG1还是VG11中底与鞋子的位置固定都很牢固,用手抽出来相当费力气,内置中底的侧墙在这方面起到了双重作用,既加固了中底与大底位置的连接,又让脚与中底的位置紧贴。加上鞋面透气网布软性材料大量运用加强对脚的包裹,从而来弥补中底与大底分离带来的与传统球鞋相比的稳定性不足。
这应该是胜利在设计这双鞋时就有过的思考。但毕竟是新的探索,尤其是VG11在追求鞋面的包裹感上相较于VG1的鞋面支撑性不够,所以在高强度对局中从心理上还是会跟信任配置更高的VG1或者传统经典9200。胜利本身对两者鞋的定义就是竞赛走向和辅助训练,大家根据不同的局面也要做出相适合的选择。
总结
VG11目前商家普遍是400左右的价格,新款这个价位定位的就是中端鞋,适用的也是平时强度不高的球局或者训练用,而且还有着内置中底这一新系列的科技加持,内置中底的结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羽球鞋不能洗的烦恼,把中底抽出来擦擦晾晒一下方便是我觉得特别的一点。
再加上紧致的包裹感,在带妹子休闲或者在中等强度局摸鱼是神器选择。颜值清新更容易吸引球友目光,包裹舒适摸鱼两小时也不会累。对于我这种打不赢就躺平的摸鱼养生球友很友好。
但你要说,我打的就是高质量局,大跨步击球,左右横向快速移动是基本操作,我要上去和教练硬扛,和李梓嘉对轰,那还是更建议你穿已经经过亨得拉上脚的VG1。不过在疫情不明的当下,还是建议各路球友摸鱼为主,保养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挣钱买菜。
内置中底的系列才刚开始,个人觉得可以再在外观上做更多的创新吸引目光,在中底和大底的相对固定上做一些让人能肉眼可见的设计从而增加球友对鞋子稳定性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