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16分
对我来说,写到UA鞋子的缓震时是最苦恼的,因为无论怎么描述,都有一种收了UA钱来帮他们强行洗地的感觉,相比AJ,喷,泡圈子里的装X风气,实战鞋圈里的跟风风气显得更严重。说句玩笑话,自从UA篮球鞋横空出世,阿迪的忠实无脑喷少了很多,在他们眼中,终于找到了比"他们想象中的阿迪"还硬的外国品牌,当然,这大部分还是想象中的。在各大论坛中,调侃UA为"美国安踏"的大有人在,如果他们真的购买且体验过他们嘴里的"板砖",那么据我推测UA的销量在中国也能和安踏抗衡了。
库里2.5采用了2代同底设计,中底缓震技术自然也是原样照搬,Charged缓震技术就是在中底铺满缓震胶,这倒是很常见的,但它又在重点受力部位,比如前掌,做出类似镂空的设计,这就会在受力时下陷来吸收能量,达到缓震的效果。在这个很多人管前掌zoom叫"屌丝配置",一言不合就要求全掌zoom,不上全掌Boost就扔板砖,认为"天下国货缓震一般渣"的"高要求"年代,这种比较温和的缓震技术被喷也在情理之中,但平心而论,我相信对大部分体重不是太大的球友来说,脚感绝对不差,被说成板砖是不公平的。
包裹:19分
虽说这不是我的风格,但说得简单粗暴一些,库里2.5与2代主要提升点就在包裹性上。2代的包裹性足够惊艳全场,但它过于迷恋自身鞋面的神奇效果,而似乎对内靴的设计不屑一顾,我认为这也是没能打动一些配置控的一个小细节。而2.5在鞋头处有一块并不大的内靴设计,而这恰好把五个脚趾紧紧固定,防止实战时的滑动。在实战中对脚趾的保护实在是太重要了。再说对脚面的包裹,一方面,不对称的鞋面解决了实战变向中鞋子自动"松绑"的问题,另一方面,全新设计的内靴给了脚面和脚踝真正的贴合感,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2.5代可能对脚型要求较高,脚背高的球友也许会吃些苦头,另外,鞋码的选择要慎重,我强烈建议大家去专柜试穿,因为每个人脚型不同,情况不同,偏小半码,一码甚至两码都是可能的。
支撑:18分
库里2.5是双很"有型"的鞋子,它在实战中不易弯折变形,这得益于多处"隐形"的TPU,首先鞋侧的TPU硬度十足,能很好起到防侧翻的作用,鞋底处的TPU面积可观,实战效果和碳板别无二致,大家也不必纠结。再说后跟,后跟处的TPU设计低调,但强度十足,保护性极佳。
抓地和耐磨:8+8分
由于与2代同底,鞋底的纹路很特别,不是传统朝一个方向的人字纹或者是水波纹,而是从中间发散的类似五角星的一圈圈纹路,换句话说,纹路的方向不是朝一个方向的。从实战体验上说,抓地力确实强与一般的后卫鞋,变向,急停都毫无压力。
再说耐磨度,就不能关注鞋子的官方宣传以及科技什么的了,这一点很特殊,所有的耐磨科技,在中国大部分野球场面前,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橡胶底刚开始确实让我心里一颤,但是搞测评,绝对不能印象流,所以还是从实验的角度出发。首先,底纹路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很硬,我将近1个月的使用下来,没有任何明显的磨损(塑胶地)。当然这跟个人打法有关,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过分妖魔化一些价格高的签名鞋的不耐磨度。有时,所谓低端实战鞋的耐磨度高也许只是你的心理作用。
外观与性价比:7+7分
外观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库里2.5的外观比较符合我的胃口,不对称鞋面,流线型外观,感觉是概念版的Curry 2,在我心中是双高颜值球鞋。
再说性价比,1099的发售价较之前已是良心不少,单纯从实战角度来讲,850元左右的价格能买到一双配置全面升级的最新Curry战靴,也是很棒的~当然对于非库蜜人群来说,性价比还是不佳。
综合来说,凭库里2.5的性能完全可以胜任2代到3代的过渡鞋款。它既保留了2代的配置,又延续了2代的基本鞋型,在细节上,它又有许多用心十足的改进,在售价上,又降至1099元(市场价850元左右),没有入手过Curry 2的球友不妨尝试下这双性能有所升级的库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