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蝴蝶的套胶就一定完美,因为刷油明星国套和特制狂飙确实还是厉害,只不过不刷油的狂飚,那就肯定没法和蝴蝶套胶对比了。在内能套胶领域,咱们不能说蝴蝶套胶是完美的,但确实是最接近完美的之一。为什么说蝴蝶套胶不完美,因为德套的速度始终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而且德套的海绵敢做得更加激进,敢做得更硬挺,高硬度德套的一些性能确实是超过了蝴蝶的。
蝴蝶更新套胶的频率其实一直是比较低的,虽然出得少,但一出必然是精品。T19就是如此,T19和以往T系列采用1.7mm直径的颗粒不同,采用了更细的1.5mm颗粒,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吃球感更强,更不容易打滑,胶面的咬球感更加明显!同时为了避免更细小颗粒的支撑性问题,通过加大了颗粒密度,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度,保证了出球速度。打起来不容易冒高,弧线相对低平。
尤其是在反手位使用的时候,t19在很小的发力之下,就能感受到明显的裹球感,这个和蝴蝶自身宣传的是极其符合的。t05则明显不同于t19的感受,因为t05的颗粒更粗,所以较小的力量是不足以让t05的胶面产生充分形变的,没有形变,自然就不能裹球。我为什么不推荐反手使用t05,因为在大部分底板上面,反手用t05是比较难裹球和打透底板的。
再次强调,裹球感和自身的发力关系并不是那么大的,并不是说你反手发力大,你就能打特别硬的反手套胶。相反的,那些反手打高硬度套胶的,多半是不了解裹球感的。因为裹球感和套胶硬度是成反比的,越硬的海绵,越硬的胶面,必然是越难产生形变,必然是越难裹住球的。而且中近台反手发力,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快拨快撕为主,中近台一般没法反手抡起来。所以中近台反手发力,其实讲究的是发力集中,动作幅度小,以借力打力,以合力为主。
我之所以不推荐在外置alc反手使用t05,确实是因为alc的支撑力其实不足以让t05产生良好的形变,从而去裹住球。其实我自己反手也打d05,但那是搭配超级林昀儒才能好打的反手。反手能不能打硬度高的套胶,其实主要还是看裹球,只要能裹住球,d05反手打起来也很顺手,因为涩套本来就是靠裹球去控球的。涩套与粘套的主要差异就在这里,粘套可以靠表面粘性去控制球。而涩套就主要靠胶面和海绵的形变去裹住球。反手能不能打高硬度的涩套,其实不是去单纯看海绵的硬度,主要还是看海绵的裹球和胶面的裹球效果。
毫不夸张的说,t19的裹球能力是远超t05的,得益于小直径颗粒的强大形变能力。只需要小力量甚至就能裹住球,这一点比t05确实强悍很多。单说裹球感,t19可以给满分,在这个星球上,很少有外套能媲美t19这么清晰的裹球感,或许只有岸度的r45可以与之媲美。得益于强大而又灵敏的裹球感,t19在反手位得以轻松的拉下旋,并且拉出高质量的下旋球。但有一点需要注意,t19裹球感很强的同时,它的喷射感也比较强,出球的弧线其实偏长,如果反手技术不到位,可能有点控不住它的长弧线。除此之外,t19在反手位肯定是全面领先t05的。因为裹球感很好,所以小球的控制上,t19也没啥可挑剔的地方,小颗粒高密度的结构确实有神奇的地方。按照波尔的说法,t19就像是刷了有机胶水一样好打,他这个说法确实挺贴切的。相对t05来说,t19还真的就像是刷了有机胶水一样软弹通透,裹球刚好,吞吐感强烈。
关于底劲的感受,有点微妙,可能和底板也有关系,我贴的是阿波罗尼亚zlc底板。按照蝴蝶的官方说法,t19的底劲比t05有提升。单说手上的感觉,t05因为颗粒更粗,所以手感上感觉确实更扎实。然后我专门找球友试了退台对拉,在极限底劲的表现下,t19和t05确实难分伯仲。因为t05虽然是感受上更扎实,但t19在中等力量的时候明显出球更快一些,而在大力量的时候,t19的旋转似乎又比t05更好。
只要你的底板不是很弹,那么反手位使用的话,t19在裹球感,速度,旋转和弧线饱满度上面都是领先t05的。至于正手的使用,t19肯定也比t05裹球更好,弧线会更饱满,但手感上面肯定t05更扎实一些,但实际上的底劲,t19和t05其实难分伯仲。反手不用太多思考,无脑选t19就行,除非你更喜欢t05的手感。至于正手位,这个还是看手感,t19和t05都可以选,但t19在正手位的裹球依然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