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套胶发展真是很快尤其是无机规则制定以来,以德国ESN公司和日本的
蝴蝶公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无机套胶升级换代真是令我们广大乒乓爱好者目不暇接。
1.对比
粘性套胶主要是中国产的,这个技术源于中国天津的729公司发明的盖胶技术,在胶皮表面盖胶能够产生比较大的摩擦力,直观的感觉就是比较粘,有的可以粘住乒乓球,这类套胶的优点就是胶皮的表面摩擦系数很大,能够用不太大的力量就能产生比较大的摩擦力,所以可以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容错性好,具体在比赛中能体现出的有点就是发球转(短球)控制球好(短球),其他的优点想不起来了,也许有人说发球转,拉弧圈球转(比涩性套胶)这个不一定后面会有解释,目前能够肯定的是发短球一定比涩性套胶转,控制短球(主要是摆短)比涩性套胶好。
2.优缺点
涩性套胶主要是国外产的比如日本和德国,早期的比如斯瑞沃,多尼克的F1,近期的比如蝴蝶的T系列德国挺拔SIUNS等等,涩性套胶的特点是胶皮表面是比较涩的摩擦也很不错,海绵一般来说是比较柔软的(弹性好,不同于国产的,国产的如果海绵软就没弹性如果要弹性大,海绵肯定硬)涩性套胶在击打的时候是不会有粘性套胶的那种被粘住吐不出去的感觉的,击打都是比较爽脆的,由于表面的摩擦系数没有粘性套胶那么大,所以小力量发球(短球)就没有粘性套胶那么大,如果想发的转就要有一定的力量这样就会有不错的吃球深度进入海绵比较深这样就能把球发转,同时板型不能像粘性套胶那么倾斜要略微立一点点保证能够吃住球,这样能发出比较转的球但是会比粘性套胶发的球长。
3.控制
控制球来说,由于我们主要是来碰擦球所以力量就不大,类似的也就没有粘性套胶摆的球转,而且拍型要稍微立,否则可能会冒高,当然这都是能够适应的,只要多多练习就好。
4.弧圈
下面谈谈大家最喜欢也是最关心的弧圈球技术,我的练习体会是用粘性套胶容易入手但是当你比较熟练时应该用涩性套胶(当然如果一开始用涩性套胶也没问题,主要是涩性套胶比较贵,对大家的银子不太好哈),用粘性套胶练习的时候5块钱或者10块钱的粘性套胶足矣,因为反正套胶没有什么力量作为练习主要是体会摩擦球,如果你买超过10块钱的国产套胶我觉得不值得(可能观点有些偏激但是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
有很多朋友认为拉弧圈球还是要粘性套胶好,这就是为什么狂飙(普狂,省狂,国狂)在国内如此流行的原因也是大家主要作为正手套胶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个现象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真正掌握弧圈球技术相当一部分人会喜欢外套而不是狂飙(国家队另当别论,他们要照顾整场比赛,粘性套胶有发球和控制球的优势),弧圈球技术本身是不要求胶皮的表面摩擦力非常大的。
5.快攻
它和快攻技术的本质区别也是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球拍的加速方式不一样也可以说是用力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都是很扎实的在击球而不是绝大部分乒乓爱好者所说的薄蹭,薄摩擦,蹭头皮等等说法,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我们看电视直播,高水平的运动员的每一下进攻击球都是非常响的,他们基本上用的是弧圈球技术,但是业余爱好者所谓拉弧圈基本没声音,当然不是说有声音就是弧圈球技术,学习弧圈球技术上来是摩擦薄力量小声音小,慢慢的变成摩擦厚力量重声音大。用涩性套胶拉弧圈球的优点是力量大速度快,因为弧圈球技术是一个主要产生旋转的技术(快攻技术主要产生速度),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使球速度加快只有力量加大才行。
在这方面涩性套胶明显要超过粘性套胶,也就是说涩性套胶的大路球会比较好,我们很多爱好者认为胶皮不粘拉球会容易下网,这是由于没有吃住球没有掌握真正的弧圈球技术,想吃球充分一方面和胶皮摩擦有关还有一方面是和拍型有关,如果摩擦不是很好那么你的拍型就和来球不能有太大的摩擦角度,这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这一点如果我们看看陈龙灿拉球的视频我们会有比较深的理解(陈龙灿是正胶,看他那胶皮烂的估计摩擦更差)。
6.总结
以上谈了粘性和涩性套胶各自的优缺点,总结下来粘性小路球有优势还有发球,涩性大路球有优势但是发球和小路球可以练习弥补而且现在新出的涩性套胶摩擦也是很不错了比如蝴蝶的T05摩擦也是很优秀的,也拉近了和粘性套胶的差距。
我觉得对于乒乓爱好者来说,如果能够练到上旋球的相持那么在业余界就算高手了(如果还处在下旋球阶段那另当别论),那么涩性套胶就非常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