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洛迪兰

PUMA ONE,我与ONE的初见

2020-08-07 14:09:54  阅读[32]
PUMA ONE,鞋面的功能诉求体现还是在前段触球区域,evoTOUCH的基因被传承—超柔软的皮质。不过袋鼠皮变成了小牛皮,柔软程度没差,触感倒也没差。系上鞋带俯瞰高脚背的画面略残忍,还好编织材料的强大延展性完美解决了感受上的不适。对脚背脚踝的形态也好,接触感也好,都是无可指摘的。
鞋身
鞋型不甚流线,品牌标示过于靠后&向下加重了这一观感。鞋身构成主要是前段的超超超超柔化小牛皮,加上后段的人造材料辅以鞋领的编织材料。鞋面结构对高脚背不太友好,宽脚选手则无大碍。不过有赖已成为“主流”的编织鞋领,我的高脚背被兼容了,欣慰啊感动啊。

PUMA ONE,我与ONE的初见图1

鞋面
鞋面的功能诉求体现还是在前段触球区域,evoTOUCH的基因被传承—超柔软的皮质。不过袋鼠皮变成了小牛皮,柔软程度没差,触感倒也没差。却由于小牛皮延展稍弱的特点有一些耐久性上的隐患。AG版本这里还有面积非常可观的防开胶/磨损涂层。关于棉柔的鞋面对于触感的影响,务必要考虑穿着者的踢球风格。请将你自己带入,究竟是控球带球时的感受更被你重视,还是发力那一下的爽快更令你着迷?就我理解,发力好的球员裸足力道也很可观,但一双没有触感的球鞋对他的first touch却有绝对的消极影响,ONE在这一方面做到了优选。

PUMA ONE,我与ONE的初见图2

大底/鞋钉
采用Pebax材质进行全新设计的大底主要诉求还是轻量化。但因为ONE的设定是最大限度的囊括更多使用者的需求,包裹和触感交给鞋面,在大底上的体现便是速度和启动了。PUMA ONE除了启动钉的阵列方向比较反常,包括鞋钉形态,排布等均属正常。值得注意的FG版本鞋钉对于场地条件的兼容性,质量一般的人草压力也小了许多。

PUMA ONE,我与ONE的初见图3

鞋领
evoKNIT编织鞋领是属于我与ONE“初见”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系上鞋带俯瞰高脚背的画面略残忍,还好编织材料的强大延展性完美解决了感受上的不适。对脚背脚踝的形态也好,接触感也好,都是无可指摘的。还要感谢PUMA在高帮和中帮之间做了取舍,相信这也一定是球员们反馈的结果。

后跟
后跟与鞋身后段采用的都是提供支撑性的人造超纤,布满菱格压纹可以增加摩擦,加上一体化的鞋提构成了这个区域。值得一说的是heel cup的定型,完美,从入仓到跑动,锁定到位,evoKNIT对于皮肤的亲和力也要优于传统,整体形态光洁统一,没有异型结构对舒适度造成隐患。对我来说,这个后跟处理无可挑剔。

“初见”相处的时间是在一个暴雨过后的傍晚,场地条件中上,对抗强度中下。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PUMA ONE与我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大概只花了10分钟。试图满足更多人需求的ONE率先征服了我。考虑到已经全面上线的PUMA ONE官方零售价定档在1499(几乎同配置的AG版本更要再降200),再加上满足复合型需求的定位,终端销售能力可以预期为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