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扑球的动作要领如下:
准备姿势
(1)站位:站在网前靠近中线的位置,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前脚掌着地,脚跟微微提起,身体重心稍向前倾,置于两脚之间。这种站位便于快速向各个方向移动,及时应对对手不同落点的来球。
(2)持拍:正手握拍,球拍自然地举在身前,拍头略高于手腕,拍面稍微朝向球网,手臂保持适度弯曲,肘关节不要完全伸直,以便能够快速做出击球动作。
脚步移动
(1)判断启动:眼睛紧紧盯住对手的球拍和来球,通过观察对手的击球动作和球飞行的轨迹,迅速判断球的落点。一旦判断出球会飞向网前,立即启动脚步。启动时,利用脚掌的蹬地力量,快速做出小跳步或垫步,为后续的移动做好准备。
(2)快速移动:根据球的落点,采用交叉步,并步或蹬跨步等步伐迅速移动到击球位置。移动过程中,身体重心要平稳,步伐要轻快,灵活,尽量缩短与球之间的距离。例如,当球落在身体右侧较近的位置时,可采用并步快速移动到位。若球落在身体右侧较远的位置,则使用交叉步结合蹬跨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击球点。
击球动作
(1)引拍:在接近击球点的过程中,手臂要迅速做出引拍动作。正手扑球时,手臂以肩为轴,由后向前上方快速挥动,同时手腕由外展向内收做回环动作,带动球拍向后引,为击球积蓄力量。此时,拍面要正对来球,确保击球时能够准确控制球的飞行方向。
(2)击球:击球瞬间,利用手臂的快速挥动和手腕的闪动发力,以正拍面击打球托的后部或后中部。发力要集中,短促,像鞭子抽打一样,将全身的力量瞬间传递到球拍上,使球以极快的速度飞向对方场地。击球点要尽量高且靠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扑球的攻击性,让对手来不及反应。
(3)控制力量与方向:根据场上形势和对手的位置,合理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如果对手站位较靠后,可以发力将球扑向对方后场底线附近,使对手难以回击高质量的球。若对手站位较近网前,则可轻点球托,将球扑向对方空当位置,增加对手回球的难度。
随挥跟进
(1)随挥:击球后,手臂要顺势继续向前上方挥动,完成随挥动作。随挥幅度不宜过大,但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击球的力量和方向,同时也能减少因突然停止动作而可能造成的身体损伤。
(2)回位:完成随挥后,要迅速调整身体重心,通过小跳步或交叉步快速回位到网前准备姿势,准备迎接对手的下一拍回球。回位时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眼睛始终关注着对手的动向,以便及时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