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与阵型是足球比赛中必不可少的,同样也是球迷们最津津乐道的内容之一。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比赛时观察场上阵型和教练的战术布置,玩FM或者实况,FIFA时自己排兵布阵,仿佛自己就是球场上的教练,即将率领队员们叱咤球场,震惊足坛。足球战术与阵型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足球自诞生以来的主流战术和阵型一直都在演变。
一,从2-3-5到WM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那时的场上还没有什么战术可言,带球进攻乱作一团,跟我们小时候踢的野球差不多的样子。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人们也愈加意识到场上球员组织和传球的重要性,足球阵型真正意义上的首个标准阵型——2-3-5正式诞生。
5前锋战术在当今看来更像是搏命式的打法,穆里尼奥压上狂攻时最多也就上4个前锋而已,在当时防守是极不受重视的。5前锋阵型一时成为足球阵型的主流,2-3-5这个由普雷斯顿首创的最早成型战术,在之后被广泛传播。1930年世界杯冠亚军——南美双雄乌拉圭和阿根廷在当时用的都是这种阵型。
规则的改变让越位陷阱的风险更高,执行起来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队伍的后卫线需要更快地完成协同前压,2-3-5阵型看起来已经有些过时了。
20世纪30年代,阿森纳教练赫伯特-查普曼首先将阵中的中场中路球员,也就是2-3-5阵型中3中场的中间一个,拉回到后防线上,安排其出现在两名后卫之间组成一条三人后防线,又将前锋线上的两名内锋回撤以弥补中场,这样2-3-5阵型,就变成了2-3-2-3阵型,或者说WM阵型。阿森纳也在查普曼的率领下,在英格兰足坛建立了一个王朝时代。
1938年,意大利的教练波佐吸取了“WM”打法的精髓,率领意大利卫冕世界杯冠军,在此后的20多年里,“WM”成了主流战术。其间许多的变化都只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局部改革。
最有名的就是匈牙利的战术变革,因为当时的匈牙利有两位传奇前锋:普斯卡什和柯奇士,当时的匈牙利教练塞博斯将WM变成了类似“WW”的阵型,不过匈牙利在1954年世界杯决赛中以2:3的比分输给了西德,此后由于政治原因,大批匈牙利球星流亡海外,匈牙利的战术革命惨遭夭折。
二,4-2-4到4-3-3
进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WM阵型在世界各国大行其道,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球员的特点进行了战术演变,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南美的的巴西队,1950年以WM为主要阵型的巴西队在本土举办的世界杯中一路杀进决赛,但在20万人的马拉卡纳球场巴西以1:2的比分输给了乌拉圭,史称“马拉卡纳惨案”。
之后巴西人将意大利的链式防守和匈牙利的地毯式进攻进行了融合,回撤一个后卫,同时顶上一个前锋,将其演变为“4-2-4”阵型,这是世界足球战术史的第二次大革命。
1958年世界杯决赛,拥有贝利,加林查的巴西队击败东道主瑞典首次登顶世界之巅,4-2-4阵型震惊世界足坛,又在1962年世界杯贝利缺战多场的情况下卫冕成功,1970年世界杯重拾4-2-4的巴西队第三次夺冠,4-2-4阵型成为永恒的经典。
因为巴西人热情如火的足球风格让4-2-4大行其道,在更注重攻守平衡的欧洲这个阵型却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扬。于是欧洲球队撤回一个前锋至中场,增加中场人数上的优势,阵型变为4-3-3,防守时后防4人加中场3人,进攻时中前场6人参与进攻,同时更加强调前锋的回撤防守,攻守平衡这一战术思想成为主流。
想必很多球迷都知道意甲国际米兰的“大国际”时代,当时的那只国际米兰就是4-3-3阵型最成功的践行者之一,不过国米主帅埃雷拉将四后卫之一变成意大利链式防守中的清道夫,阵型看起来更像1-3-3-3,他率领国米赢下了3座意甲冠军,2座欧洲冠军和2座洲际杯冠军,创造了一个属于“清道夫”的时代。
要说将4-3-3这个阵型真正扬名世界的必须是全攻全守的荷兰队。20世纪70年代,荷甲阿贾克斯队以年轻为优势,利用他们充沛的体能为基础,用4-3-3打出了全攻全守的足球。阿贾克斯在米歇尔斯的带领下,完成了3夺欧洲冠军杯的壮举。
1974 年,米歇尔斯执掌荷兰国家队,他将全攻全守的4-3-3确立为主要阵型,当时的荷兰队拥有克鲁伊夫,内斯肯斯和阿里汉等球星。荷兰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全攻全守足球,只可惜在1974年的世界杯决赛上惜败给了西德队。而他的继承者克鲁伊夫日后开启了自己的教练生涯,并将全攻全守足球理念带到了巴塞罗那。
1992年,克鲁伊夫带领的“梦之队‘靠着这套打法在1992年拿下了欧冠奖杯。
足球的战术阵型演变到当今,已经越来越合理科学,同时足球的观赏性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