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Mercurial刺客系列护腿板—刺客之盾,作为现在Nike主打的王牌护腿板款式,便是一款典型的新式插板式护腿板。而且众所周知,Nike Mercurial刺客系列足球鞋是主打速度的轻质足球鞋,那么共享同一款式名字的“刺客之盾”护腿板,也应该在整体上会和足球鞋拥有相似的感受。
护腿板外观
首先,Nike刺客护腿板的整体外观就足够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尽管不可否认护腿板都是穿在长筒球袜之内,踢球的时候鲜有机会外露,可是使用者在购买的时候真的会不考虑外观吗?显然对于有讲究的朋友来说,就算护腿板踢球时侯经常不外露,但是也得让自己在到手和穿戴的时候,在视觉感受上感到舒适。如此看来,至少Nike刺客护腿板是外观上做得最为精致的护腿板,Nike的“钩子”足够大气,又给板面又留下了大量的可塑造空间,于是Nike本身对外观一直有极致追求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各种色彩搭配,在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上都能完美体现,想要闷骚,亮骚或者低调的朋友都可以被满足,再加上板面总体设计非常简约,给人的感觉非常精致干练,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喜欢这样的造型的。
与此同时,为了和本身就以亮骚外观著称的刺客系列足球鞋相对应,刺客系列护腿板也经常推出和CR7专属配色所完全相称色彩搭配,其总体性能和普通顶级版本护腿板并无任何差异,完全满足各种C罗忠实拥趸的极致追求。
护腿板袜套
接着再来说一下,用于护腿板固定的,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的原配袜套。说实话,袜套这一块,一直是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开发上的软肋所在。原配袜套就是一层很薄的棉绒材料,整体形状就是直筒型,没有根据双腿做出改进,除非使用者腿很粗,否则这种袜套会让护腿板很容易松动。袜套的整体弹性也很一般,而且耐用性和防水性属于比较弱的范畴,用多了或者浸水以后,这种类型的袜套会松垮的很快,形变之后就很难在变回来了,舍不得换的话恐怕只有将就着用,或者另配袜套。
不过后来好在Nike集团及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4年以后的10代刺客护腿板之后的款式,袜套都进行过了改良。Nike小Logo的背面增加了一块防滑胶,增加了整体舒适性,更是有效得抑制了护腿板的滑动。另外,袜套的上下收紧口运用,还运用了双重松紧带的设计。同时,袜套的整体做工和耐用性也迈上了一个阶梯,线头相比前辈着实少了不少,也因为新加的防滑胶设计,袜套总体不会塌陷的很快,防水性也进步了很多。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Nike的新款袜套,在官方也是可以单独另配的。因此对于很多老款护腿板的使用者,出现“板没废而袜套废”的现象,另配一款新的Nike袜套还是非常值得的。其中还有进一步的加强款式,虽然价格不菲,可是对防止护腿板滑动的功能更加出众,性价比非常高。
护腿板板面
然后是Nike刺客护腿板的核心技术体现,而这里先为大家打来护腿板的板面材质详解。抛开基础款的护腿板版本不谈,Mercurial Lite是业余球场上使用比较多,价格比较亲民,发布量最大,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版本。这款Mercurial Lite护腿板的板面材质就是采用普通柔化过的TPU材质,这里没有什么可以吹的,板面做成了弯曲形状以适应使用者的腿型,总体包裹性尚好,但是这种材质没有什么延展性,Lite版本的护腿板无法柔软的弯曲。然而做成这样,考虑到板面的厚度异常厚实,接近了1厘米的厚度,对双腿的保护性非常好,也算是对得起价格了。
同样是在2014年,Nike在护腿板产业上再次惊险重大革命。搭载着全新TPU材料的Nike Mercurial Flylite护腿板惊艳出世。这款护腿板在板面材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仅外观上透明处理,重点体现在了延展性方面,这种改善过的TPU材料柔软异常,可以轻易弯曲已贴合使用者的脚型。使护腿板的舒适性再上一层楼,可谓保证绝对的贴合。另外,Nike Mercurial Flylite护腿板的板面厚度为大概0.9厘米,相比上一代有所减少,但是绝对够用,更是有效减轻了护腿板整体的重量,为使用者的双脚减负。
要说Nike Mercurial Flylite护腿板因为做得比较高端,其发布量已经不算多了。在这里,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款号称“护腿板中奢侈品”的款式:Nike Mercurial Blade Hinge Carbon。这款Nike护腿板的发售价格高达800人民币,而这昂贵的价格,最主要就体现在了她板面的设计。Nike Mercurial Blade Hinge Carbon护腿板的板面,在柔软的TPU材料的基础上,再次加入了碳纤维材料,使得护腿板整体的柔软和舒适性更上一层楼。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该护腿板的碳纤维含量非常高,不但让板面的整体防冲击的硬度非常牢固,对双腿的保护非常有效。更是因为版面拥有出色的延展性,让双腿胫部的贴合度上升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高度,有人做过实验表明,这种护腿板甚至可以大幅度弯曲,没有人会对她的使用感受说“不”的。
护腿板内衬
说起护腿板的板面,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她最主要的还是保护功能,像Mercurial Lite这样厚实的板面,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业余比赛的需求。于是乎,真正让人感到穿戴舒适性的设计,我想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护腿板的内衬设计更为重要。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与双腿直接接触的内衬设计又做的如何呢?
最先必须说明的是,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的内衬就在近些年经历过两次大的技术革新,实用性是一代比一代好。上图所示的内衬设计被广泛运用在9代以前的刺客系列护腿板,在这里只能说她是比较普通的一类内衬。9代以前护腿板的内衬,基本只有表面防滑磨砂设计,比较简单没有噱头。比较中肯的评价是舒适度尚可,可以有效抑制护腿板的滑动。虽然这种类型的护腿板看似有些“过时”,不过我们也不可以否认依旧有很多人会钟爱这种纯粹的触感。
Nike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之前款式护腿板在内衬上所做的不足,于是在第10代刺客系列护腿板上,Nike做出了大胆的改变。具体如上图所示那样,其材料究其根本是一种高科技的缓震泡棉,其最大的特点是柔软,富有弹性,且挤压以后不会发生形变。当你的迎面骨受到冲击的时候,这种材料会瞬间变硬来减轻冲击力,对外宣称“永不变形”,相当的耐用。而这种内衬的设计使得护腿板在穿戴时候的触感也是大幅度提升,佩戴起来柔软舒适绝非前作普通的磨砂内衬可以相比,其表面颗粒设计本身具有防滑功能,有效防止脱落获滑动,重量上也是绝对的轻柔,有效减重。实战性非常强大的一种护腿板内衬设计。
在缓冲海绵诞生之后,并没有过去多久,Nike又全新研发了一种更具颠覆性的内衬设计,具体情景参考上图。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全新的内衬设计将集中的块状海绵改为了镂空网状式分布,其主要材料和之前的海绵材料却基本一样。如此的设计,最大改进就在于护腿板的透气性上,前面两种内衬设计都不可避免的,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会让使用者感到闷热,而这种镂空网状设计则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舒适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能让双腿时刻保证活性,Nike这样的设计非常用心。不过这里必须说明一下,这种网状设计的触感和块状海绵内衬的触感完全不同,这是纯粹个人喜好的问题,而现在市场上两种内衬设计的款式都依旧热卖,大家需根据自己穿戴习惯而定。
自然很多人会质疑这样设计是否会导致护腿板缓震能力的减退,实际上答案是否定的。别具心裁的网状连接保证了全新刺客护腿板的这种内衬,依旧保有非常强大的缓冲和保护功能。具体表现为,当缓震受压的时候,中间的柱状缓震层会被压缩,缓解了大部分的前端压力,而后端的缓震网会将剩余的压力分散到四周,最大限度的缓解了胫部受到的前端冲击力。
其他
Nike最近的这两次内衬革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舒适性,透气性或是耐用性那么简单。实际上,这两次改变,还改变了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的板面厚度以及整体重量,具体如下。
之前也提到过一点,采用普通内衬设计的老款刺客护腿板,其板面厚度是最厚的,超过了一厘米。而后来采用缓冲设计的其他顶级款式,其厚度皆为0.9厘米左右。除了少量刺客10代早期Lite不可弯曲版本也是超过1厘米之外,现在的11代刺客护腿板则全部压到了0.9厘米厚度,可见Nike对这种内衬改变抱有极大的自信。
而对于护腿板的重量来说,内衬设计在板面厚度已经均衡现在,确实无可争议是影响其重量的绝对因素。首先不可否认,使用了块状缓冲海绵内衬的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是最沉重的,其单块重量超过了70克,尽管这对踢球的负担本身有限,但是不可否认双腿的感受还是很明显的。相比之下,使用了镂空网状设计的缓冲内衬,她的重量是最轻质的,毕竟减少了大块的海绵重量,其单块的重量仅为40克出头,可以说双腿根本感觉不到重量,看的出来贵自然有贵的道理。而普通磨砂内衬的护腿板重量,则在二者之间,单块重量为60克出头,算是比较中庸的设计。
之前看过一些帖子的朋友,一定会知道这款Nike基础护腿板,她一度被人封为“神器”。确实不可否认,这款护腿板轻质,且透气性良好,价格更是便宜,性价比真的非常高,很适合业余球员。可是这里也不可否认,这就是一块普通的镂空板子,如果要针对高强度的比赛,其缓冲功能和耐用性还要打上很大的问号。至少在现在看来,性价比最高的是带有块状海绵内衬的Nike刺客护腿板,而对于有钱人士来说,应该毫不犹豫的来一对新款的网状镂空内衬Nike刺客护腿板。
总结:当你踢球的次数越来越多,参加比赛的强度越来越大,你一定会觉得护腿板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国内足球氛围愈加浓厚的今天,日后业余比赛规范化使用护腿板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至少在现在看来,Nike刺客系列护腿板是现在市场上最火热的款式,无论是从外貌,还是从实用性来看,她无论对于新手还是“老司机”都是值得一入的。而Nike近年的两次连续革新,也充分展现了Nike集团做好护腿板这一产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