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理由:安踏水泥泡泡,前掌脚感略显尴尬,它的底不够薄,场地感略显平庸。但是前掌的反馈又有一些一般,说不上拖沓,但是反馈不够明显。后跟脚感就太爽了,静态踩压时就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形变,缓震可以说是这个价位实战鞋的天花板了,90kg以内绝对不需要担心缓震问题。
-
推荐理由:耐克pg6(乔治6),中底React反馈非常直接,后掌踩踏时会有明显外扩的形变。前掌则是在贴地状态下,带有些许的Q弹感。跑动过程中,前后过渡非常流畅,中底的形态和React材料的配合起到了非常正向的作用。起跳落地时,React的缓震极限也相对较高,震脚的感觉并不明显。
-
推荐理由:哈登6,后掌的Boost略厚,再加上大面积的软性外包材料,落地缓震感觉极度像哈登2,后跟落地的缓震感觉非常到位。前掌没有像搭载Zoom气垫那种特别的反馈,但是缓震不错,前掌启动反馈不错,启动蹬地不怎么泄力,人字纹大底,不花哨很实用,场地感不错,抓地力表现突出,鞋底橡胶也很厚,也算比较耐磨。
-
推荐理由:李宁空袭9,前掌的启动还是很干脆的,虽然重心比一般的后卫鞋要高一点,但是前掌并不拖沓,同时滚动感非常好,而且在前掌落地的时候也能给到一个不错的缓震效果。后掌的重心会明显感觉比前掌要高很多,虽然后掌的脚感非常硬,但是在纯后掌落地的极限情况下,缓震表现依旧很好,不会出现震膝盖的现象。
-
推荐理由:库里3zero3,整体的包裹感觉突出一个够用但不极致,每个环节都是恰到好处,你挑不出毛病但也不够完美,非常符合它的身份和价位。一体式的鞋身设计使得球鞋的一体性非常好,同时皮革材质的刚性也要比一般的网布编织好的多,这双鞋绝对是不会出现安全隐患的一双鞋。外底性能非常稳健,粗犷的纹路使得它的耐磨非常出色,即便是打水泥地,完全不用担心它不抗造。
-
推荐理由:安踏空域3,A-shock中底上脚体验非常好,实战中中底所给予的缓冲也很直接,前掌在突破时一点泄力感也没有,整块A-Shockstablizer,使得前掌中底的形变范围不会很大,不仅保证了穿着体验,还对球鞋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底耐磨非常好,多次与水泥地的斗争它展现出不俗的耐用性,抓地方面也是够用的。
-
推荐理由:JordanSeparatePF,中底泡棉调校的非常软,整个中底从前到后只要是泡棉的地方就调整的非常的柔软,上脚几乎不用磨合就能体验到很舒适的脚感。外底在抓地力上表现的还是比较出色的,就算是有灰的内场也没有明显的吸灰,并且还能在地面上保持可控的抓地力。外底硬度84也是非常耐磨的水平。
-
推荐理由:安踏异形3,初上脚脚感体验非常好,前掌体验虽然保持了软弹兼备的感觉,但是整体还是会偏向于Boost的体验,软度会偏多,后掌体验在初期和前掌对比也没有特别大的断层感,实战中还是能感受到后跟中底的行程更长,回弹更慢且重心更高。鞋面包裹对于标准脚型是比较优秀的,实战中也没有出现不跟脚的现象,鞋面侧向支撑算不上优秀,特别是在打球久了后会有非常明显的衰减。
-
推荐理由:aj36,一上脚就能感受到爆炸的弹射感,前掌启动时的助推感澎湃,丝毫没有拖沓的感受,落地时不论是前掌落地,还是后掌落地,脚感就是舒服,不震腿,可以直言它的缓震表现就是顶级水准。全新的Leno-weave鞋面,这种材料不仅能让鞋面保有抗拉伸的强度,还兼具透气及极致的轻量化。
-
推荐理由:安踏进击3,初上脚脚感非常舒适,前掌静态很软,启动不拖沓,没有反馈感,后跟缓震极限不高,整体也是偏软的,能很轻松的踩下去。80kg以上就会有震腿感,而且整双鞋因为采用了eva发泡,所以衰减也是存在的。整个鞋的包裹从前到后都很不错,鞋带足够解决包裹问题,但是整体支撑欠佳。人字纹外底抓地不打滑,内场不吸灰的情况下抓地尚可,吸灰后就变滑。水泥杀手级别的外底耐磨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