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8.6/10
Wave Prophecy 7一直恪守着“传统跑鞋”的设计标准,舒适的鞋面设计搭载大量的皮革车缝支撑,中底的无限Wave结构和全掌耐磨橡胶自成一体。
但Wave Prophecy 7并不是一成不变,在最新的设计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出Mizuno对新材料的使用。
比如鞋面前掌,Wave Prophecy 7使用了最新的TPU热贴合材料用于支撑,上一代中可还是传统的车缝皮革支撑条。另外中足部分,全新的DynamotionFit动态支撑设计对上一代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上脚之后更能适应双脚的变化。
实着:8.4/10
Wave Prophecy 7的鞋重有366克(US 9码),所以注定它的脚感特殊。
Wave Prophecy 7用了和6代,5代一样的鞋底,自5代开始Prophecy系列就去掉了后跟部分的泡棉中底材料,因此后跟的缓冲几乎是全凭Wave结构,这就使得本来就非常机械化的脚感变得更加机械化。
对于体重足够的跑者,落地冲击足以驱动无限Wave的变形和回弹,产生与材料缓震跑鞋完全不同的脚感,有“硬”但量很足的缓冲,还有优良的稳定性和还不错的回弹,在节奏明确的路跑者Wave Prophecy 7还可以减轻疲劳感的出现。但对体重轻的跑者,这双鞋脚感非常僵硬,甚至很难去踩得动。
所以说Wave Prophecy 7是一双蜜糖/砒霜式的让跑者“爱憎分明”的独特跑鞋。
另外,Wave Prophecy 7的鞋面包裹相当出色,但体现在实着上就是鞋仓的空间略微偏小,正常尺码的话会略有挤脚。所以在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半码或一码为好。
支撑:9.4/10
在一块柔软的材料中掺一块硬板会发生什么?
很显然这块材料相比之前会变硬,偏硬也是美津浓跑鞋给很多跑者的印象。但与此同时,硬板会使材料的变形更规整,所以跑鞋会更稳定。再有,发泡类中底材料的的缓冲性能在长跑中会不可避免地衰减,加入硬板能在单次长跑中减弱这一效应。
Wave Prophecy 7的设计则是去除了传统的泡棉材料,直接使用暴露的无限Wave结构。这种设计的好处是:第一让跑鞋中底的支撑更加强硬,能够顶的起大体重跑者的冲击力;第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脚踝的外翻问题。
不仅中底如此,Wave Prophecy 7的鞋面支撑也是十分强悍。
前掌双层的鞋面搭配TPU的热贴合材料,可以保证脚趾在鞋仓里面不会乱跑。中足有DynamotionFit动态支撑结构,大量的车缝皮革材料可以把双脚牢牢地拴在鞋仓里面。另外后跟位置Wave Prophecy 7用了非常夸张的支撑设计,鞋口的厚实泡棉也能帮助稳定后跟。
总的来说,Wave Prophecy 7的支撑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缓冲:8.2/10
全掌的Wave机械结构设计注定Wave Prophecy 7不是一双普适性的跑鞋。
硬是Wave Prophecy 7上脚后的直接感触,这是由Wave机械结构的物理属性造成的。但弯曲的Wave仍然能够在硬的基础上带来相对而言较为出色的缓冲。不过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足够的体重,由此双脚的冲击力才能给予Wave结构一定的压力。
后掌的上下两片Wave板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进行弯折,由此来提供减震和回弹。另外连接上下两块板的缓冲材料柱也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虽然Wave Prophecy 7的前掌也采用Wave结构,但Mizuno显然没有那么激进,倒是在Wave结构上层使用U4ic缓冲材料。
除此之外,在U4ic材料的上方再往上还有中底布和鞋垫,它们能在脚和无限Wave板间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如果你的体重标准或者较轻,踩在Wave Prophecy 7上它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缓冲了。
耐久:9.0/10
Wave Prophecy 7配备的全掌的耐磨橡胶,而且机械结构相比普通的泡棉中底要稍微更长一点,厚实的鞋面设计也能大幅提升跑鞋的耐用性。
根据过去Mizuno其他跑鞋的耐久表现来看,这双Wave Prophecy 7的可使用年限会非常非常的长。
总结
我们一直在强调Wave Prophecy 7不是一双普适性的跑鞋,它适合大体重跑者,适合有脚踝外翻倾向的跑者。在它的定位中可以用于日常的慢跑训练,也可以适用于较慢配速下的马拉松。
优点
(1)不论是鞋面还是中底,都具备很强的支撑表现。
(2)对脚踝外翻有一定的控制性。
(3)大体重环境下能够提供必需的缓冲表现。
(4)整体的耐久性十足。
缺点
(1)重,但比上一代已经减轻30%。
(2)鞋仓空间略小,可选大半/一码解决。
(3)不适用于体重较轻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