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
作为新一代adizero f50足球鞋的第四款配色,虽不及首发“太阳红”配色来的风骚,但简洁干净的白黑配色内敛毫不做作,格外的有气质。而与之前推出的黑银配色有着相反的色调,与“幽灵”般的黑银配色相比,白黑配色就显得更“大众情人”。
鞋型:
从侧面角度看,adizero f10 FG的鞋型流畅,球鞋的曲线从鞋尖延伸到后跟一气呵成,流线型鞋身是速度型足球鞋的必要元素。但鞋头偏扁,不适合大脚趾肥厚上翘的玩家。
从俯视角度看,腰身内收并不明显,因为中级款足球鞋面向的是绝大部分人群,所以鞋楦会在顶级款的基础上加宽,以适应更多足型。f50系列是市面上为数不多偏宽的速度型足球鞋。
鞋面细节及数据:
鞋面的暗纹拼接在一起,会映射出“撒旦”的脸谱,这就是新一代f50系列的特色。虽然f10没有配备Dribbletex摩擦涂层,但鞋面涩感依然明显,具有一定的辅助控球作用。而阿迪达斯足球鞋一贯的侧面三条纹被取消了,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以往阿迪达斯的设计传统,为的是突出鞋面色彩和图案的一致性。
adizero f10 FG的鞋面并不采用Hybridtouch专利超纤,只是普通的人造纤维。如果不作纵向对比,单从f10本身的面料质感看,还是相当不错的——仿皮效果明显,柔软度适中,厚度约3.81毫米。近年来阿迪达斯在中级足球鞋上明显提升了配置,迎合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鞋舌细节及数据:
鞋舌厚度约1.93毫米,相当轻薄且柔软,不会对脚背触感带来不良干扰。与顶级款f50不同的是,f10的鞋舌上并没有f10的标识。
后跟细节及数据:
球鞋后跟外侧的“F10”字样表明了球鞋的等级(顶级款f50标识为“adizero”)。
f10的后跟内衬与f50相同,均采用带银色光泽的人造纤维材质,不过鳞片状的纹路仅仅是修饰,并无防滑作用,会出现后跟不包脚的状况。鞋帮的海绵垫层则约为7.88毫米,定型不错,可以紧贴踝骨。
单峰式后跟和定型工艺的提升,本意是加强后跟的包裹感,但我们上述说到后跟内衬太滑,反而令到包裹感大打折扣。而且后跟垫层厚度仅约7.20毫米,不够充实。
大底细节及数据:
作为中级款足球鞋,f10的大底采用的TPU材质与鞋钉布局均与顶级款f50一致,但非透明。全新的FG+AG大底设计灵感来自短跑鞋,小碎钉和“龙骨”的设计将抓地力提升一个层次。全TPU铸造的大底(硬度约88A)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韧性加强了很多,简单说就是鞋钉更加不易折断了。与f50全透明不同的是,f10的前掌是黑色的,后掌是白色,这个搭配也挺不错的。
FG+AG的设计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将FG和AG两种大底的优点结合。从前掌鞋钉看,首先鞋钉不再是三角形,而是棱角分明的不规则四边形,6颗粗壮的长钉分布于前掌两侧(前面2颗鞋钉的长度约0.8厘米,后4颗鞋钉长度约0.96厘米)。而分布在中间类似“骨刺”的正是AG鞋钉。FG鞋钉提供主要支撑与抓地力;AG鞋钉增加了鞋钉密度和接触面,也就减缓了膝盖的负担。这是一举多得的巧妙设计。
后掌采用三颗钉的设计确实让人觉得十分脆弱。虽然TPU材质本身就有良好的韧度,而且外侧的两颗鞋钉看上去十分的粗壮(长度约1.35厘米),中间的那颗鞋钉又与“龙骨”相连,还预设一个向后倾斜的角度让其在实战中受到较小的冲击力。
总结:
这款adizero f10 FG的整体配置相当的不错,比前一代又进步了。而它在上市后得到的反馈也相当的不错,亲民的价格让很多实战派玩家都能接受。即使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但是我觉得已经达到它应该有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