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系列一次出了五款,但我以为真正主流的依然是alc系列,众所周知,alc不是最快的纤维,现在zlc,salc和szlc都比alc要快一点。但是快这一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有实际作用。alc也不算是最持球的纤维了,cnf比它更持球一些,但这个就更加地微妙了,持球很难直接转化为进攻的效能,所以cnf多出来的那么一些持球,更是"可有可无"。alc可能也不是旋转最好的,cnf的旋转比alc要更好一些,但这个多出来的旋转可能也是很难直接转化为得分的,影响力也没那么大。总而言之,alc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确实足够均衡,正反手都不错,攻防都不错。
樊振东alc,我试过德套,蝴蝶涩套,国产粘套,不得不说,两面顶级德套打起来似乎是最嗨的。薄胶面加厚海绵的顶级德套组合,似乎比常规一些的蝴蝶涩套更有梦幻的感觉,打起来更加地容易出神球,更有魔球的氛围。如果你只贴狂飚三,当然也可以打,但速度和底劲可能不会那么让人满意。换成毒液53或者风暴53,速度就更快,给对手压迫性也更好。而且当反手也贴50度顶级德套的时候,樊振东alc这支底板展现出来的底劲也是足够顶级了,虽然还是没vis配刷油狂飚那么的诡异,但底劲上已经不遑多让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反手配胶不能软,反手配软了,直接影响正手的底劲。
樊振东salc,直接来说,它就是alc的加硬加韧。正手配的52.5度的芯变革mxp,底劲是刚刚的 ,但整体而言,打透难度提升了,比樊振东alc更难打透,更难打出高质量。如果说樊振东alc是板板加力,板板都能出高质量。那么樊振东salc就不那么容易板板出质量了,但打透之后,樊振东salc的底劲确实更足一些。可是,樊振东salc要打出高质量,那就必须退台,必须做大动作,这个其实我有点不太喜欢,我相对更喜欢樊振东alc的板板出高质量。当然了,这个也不是说salc就绝对的不好,只是看对手和自己的打法!我们知道,现在退台不是主流,所以salc其实是有点"非主流",如果你喜欢退台,那么就会喜欢salc。
樊振东zlc我没买,因为zlc系列有点不对我的胃口,zlc是偏快攻的,我个人的打法还是偏弧圈球的。这里不能简单的说zlc就不好,关键是看你的打法,如果你喜欢低平弧线,喜欢打出超快的球,那么zlc是值得考虑的。国家队陈幸同正手配的特制狂飚,她用的林高远zlc,其实也可以很好的拉球。但要是配市场版狂飚,外置zlc就没那么好拉球了。所以说,弧圈球打法还是建议选别的,除非你配特制狂飚。
樊振东cnf,cnf系列可能注定是有点冷门的,虽然它各方面可能都比cnf好一些,但速度确实比alc也要慢一点。考虑cnf的性能,它这个价格肯定是没法火的,它的性能比alc拉不开太大差距,而且cnf的速度确实还没alc快呢!尤其是有些球友给cnf配很硬的套胶,那就会特别难打,所以这个板子的口碑就不太行。但往好处说,只要你配胶合适,这个cnf确实持球特别好,内置的手感,但有外置的速度和底劲,而且cnf旋转确实普遍比外置更好。总而言之,cnf的特性略复杂,配胶也不易,所以cnf很难成为热门,关键,价格也不便宜。
樊振东szlc,这个我感觉就是为粘套优化的,所以配两面涩套不好打,正手拉球容易飞,太容易出界了。不过反手没问题,可以配涩套,挺好打,类似超级林昀儒的反手,可控性比较好,但没林昀儒szlc那么通透。而且樊振东szlc明显重挺多,摆速不如林昀儒szlc的。但如果你喜欢打重量大的szlc,樊振东szlc就重挺多的。我后来换了正手狂飚,但还没打,打完之后还会继续聊樊振东szlc。